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木兰无长兄 > 木兰无长兄 第681节

木兰无长兄 第681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哪怕为了这块封地,将高车人的技术交出去都是赚了。

“必不辜负陛下的隆恩。”

狄叶飞恭恭敬敬地跪下谢恩。

他知道,作为高车人最难攀登的一步,他已经登上去了。

从此之后,门第上的障碍在他面前荡然无存。

因为这件事,他不准备御驾亲征征讨北燕了,先把武备提升起来是要事。如果没有他在京中策应,根本没办法提供高车人各种方便,纸也包不住火,一会儿就会暴露出新铁的秘密。

刘宋的能工巧匠不知凡几,只要他们知道煤能够让炉温比炭更高的,迟早就会被仿制出来。

他现在连魏国的熟练工匠都不敢相信,只能用高车人。

他不去北燕,京中大臣们说不得要庆祝个几天几夜,此时正是他们心情大好的时候,把北方留城的草场赐给高车人这种小事根本不会让人注意。

高车人自从被拓跋焘大量迁入漠南和关中之后,居无定所,一直靠放牧为生。然而好的水草地和牧场早已经被鲜卑人圈的差不多了,他们是后来者,经常和各地的牧场主摩擦,虽然过得比之前要好的多,却没有想象中的圆满。

“平城附近的煤杂质很少,会少很多步骤,一般我们百人炼煤千斤,快则十天,慢则半月。”

他们高车人主要是先筛出粉末和块煤,然后通过独门的手段洗出其中的各种杂质,再进行提炼。

狄叶飞心眼比贺穆兰多,此时将时间多说了一点,以防皇帝要求的日程紧无法完成的情况。

“竟如此快?”拓跋焘喜出望外:“崔太常,立刻着手安排修复窑坊。让内府对外宣称宫中需要一批银丝炭,就说平城以北正在烧炭,这样黑烟的问题也能解决。此事不能让其他几国知道,我怕会横生事端。”

“是。”

“我们需要合适的地方。”

拓跋焘看了眼崔浩:“你带他来,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方?”

崔浩笑着点头:“陛下英明。平城以北两百里处有一处产陶器的窑坊,当年曾经是先帝用器的烧造之处,如今已经荒废,正好用作炼煤。最近北燕蠢蠢欲动,陛下可让高车人以‘操练兵马’的名义出城,护送熟练的工匠和学习炼煤的匠作一起去那处窑坊。”

“另一边,工部和将作监需要开始制作高车人炼铁所用的特殊高炉,好在我们马上就要对北燕用兵,此时加强武备也不算扎眼。”崔浩开怀一笑,“等高炉制成,高车人的煤应该也炼的差不多了,正好运回铸造兵器,直接装备虎贲军和羽林军。”

虎贲军和羽林军是直属于拓跋焘的两支军队,虎贲是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而羽林军只追随拓跋焘左右,除非御驾亲征,否则都拱卫京城。

国难当头,北凉上至国主下至官吏都想办法让国家生存的时间更长一些,未尝不是一种让人尊重的行为。

相比柔然人一击即溃,大檀直接烧了王帐逃跑,沮渠蒙逊不失为一代英主,只是英雄迟暮,又碰巧遇见了拓跋焘罢了。

偏安一隅自然是不错,可北凉扼守东西,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没有哪个邻国愿意任其发展。

三百虎贲军跟着贺穆兰进城,和她同往的还有慈心大师、盖吴、郑宗和那罗浑。李顺手臂受伤,李顺的副手和同来的魏国使臣一起陪同贺穆兰入城。

陈节和蛮古被留下来看守大帐,贺穆兰并不准备在城里过夜,也担心李顺趁机做些什么,陈节和蛮古一个心眼多一个死脑筋,互相搭配做这个活最好。

贺穆兰实在是奇怪,便问身边的盖吴等人,结果陪着贺穆兰的一个使臣耳朵尖,闻言笑着回头:

“海子营牛羊丰美,又在绿洲,所以经常遭到沙盗袭击。其实海子营的卫兵还不止这么多人,有一部分出去巡逻了,要到傍晚才回。”

贺穆兰了悟地点了头,却听到旁边的袁放悄悄压低了声音:“他骗人的。”

“咦?”

贺穆兰也压低了声音问他。

见贺穆兰也喝了,其他使节和虎贲军将领才敢接过酒喝掉,那些女人们见到所有人都喝了,更是高兴不已,脚步频频,连连转圈,像是穿花蝴蝶一般从使团之中游过,勾的不少光棍们口水直吞,恨不得也跟着飞扬的裙角一路追过去才好。

而北凉的使节们则是彬彬有礼地问候贺穆兰,询问李顺的情况。

他们都知道李顺是这次使团的主使,也都和李顺打过交道,此时见贺穆兰作为主使出来接受他们的迎接,各个都十分诧异。

当听到贺穆兰说李顺受伤,此时她暂为主使时,被凉主派来的一干使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

“那就先请诸位先进海子营休息,大军和商队可在海子营附近驻扎……”一个叫莫干的使臣较为老练,先邀请使团里的人进城休息,又指了指城南的方向。

贺穆兰一路上早就听各方的商人夸赞那羊羔的美味,她自己不怎么觉得,手底下的人却一个个一听到就流口水,而北凉的使臣表示凉国迎接魏国的军队已经到了海子营,只要使团一到就立刻护送他们前往姑臧,贺穆兰不禁也对海子营多出了几分期待。

一路上几乎没惊没险,马匹在沙地上行走虽然不如骆驼,但他们也没有进入沙漠的腹地,粮草和水带的都足够,所以没有太大问题就看到了海子营的城墙。

说是城墙,其实不过是和人差不多高的一道围墙罢了。因为建在绿洲之上,大部分围墙是敞开的,导致整个城有许多门,根本没有办法防守,只不过是个象征的意义。

贺穆兰从未见过这样的城市,而队伍里负责记录沿路地形地貌,以及城市守卫情况的官员们,已经开始在心中勾勒地图,并且打探着整座城的武装力量。

他们还未靠近,就听到号角齐鸣,欢歌之声响起,再定睛一看,从那无数个围墙的豁口之中走出许多男女老幼并凉国官员,载歌载舞地上来迎接北魏的使团。

因为再往前就是北凉的国界,贺穆兰连夜写了一封信函快马通过国境前最后一个驿站送回平城,告之了自己一路前往北凉的遭遇,以及李顺一路上的所作所为。

她并没有隐瞒贪了李顺金子的事情,她知道拓跋焘不会关心这种小事。

然而一来一回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至少要两个月左右,贺穆兰几乎是十天写一封信,可前面的信件到达平城大概也才没多久。

李顺做的很小心,无论是买通盖吴还是买通郑宗,都没有其他当事人。盖吴和郑宗都是她的人,就算他们说李顺里通外国,说不得还有人觉得她是在攀咬。

对付这种人就不能心软,反正别人已经觉得自己对李顺不客气了,贺穆兰干脆派了一个百人队虎贲军贴身“保护”李顺,就连他吃饭如厕都跟着,完全不给他和外人接触的机会。

狄叶飞当初问过贺穆兰,该如何进献这些东西,贺穆兰告诉他,一切得秘密进行,避开众国的耳目和朝中心怀不轨之人,然后等成功之时去找崔浩。

崔浩是主战派,自然知道如何将这些东西的左右最大化的利用。

“陛下,此乃天意,是上天让我们一统中原啊!”崔浩指着另一盘黑色的饼状物说道:“这种东西别处不多见,却在平城附近大量被采挖出来,又被会使用的高车人发现,岂不是上天的安排?”

拓跋焘自然是兴奋不已,抓起一块黑色的饼子看了看,忍不住好奇问道:“这是……煤?”

煤的使用汉代就有,不过因为常常死人,除了方士极少有人铤而走险。拓跋焘的父皇晚年好炼丹,拓跋焘也认识这种东西。

他不会辜负陛下的隆恩,更不会辜负花木兰的提携之恩。

这个登天梯,他一定会爬到顶端,然后……

再次与他并肩。

☆、第392章 矛盾开始

被人希望与之并肩的贺穆兰同学,现在正在绞尽脑汁的想该如何抓住李顺的把柄,让他彻底暴露出来。

因为炼铁的缘故,如今他们得到了一块自己繁衍的土地,就如杏城之于卢水胡人,被秀容之于尔朱契胡,他们有了郡望和封地,这才算是真正的魏国人。

一时间,前来进献铁器的老工匠们喜极而泣,归附于地叩谢拓跋焘的恩德,狄叶飞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他此时可谓是一步登天。

御前猎郎是皇帝极为信任的表示,可以带着武器入宫,在御前接受差遣,猎郎除了领兵之时,进入宫中只要出示腰牌即可。

猎郎非贵族出身值得信任的子弟不可担任,崔浩当年便是先帝的御前猎郎。

而有了封地和草场的高车人,从此之后一定是牛羊繁茂,人口兴旺,加上高车人善于冶铁的技术,日后肯定有更多的封赏和所得。

崔浩也是喜气洋洋。

“高车人献上精铁和煤有功,但我不能明赏。”

拓跋焘沉吟了一会。

“这样吧,升斛律光斗为敕勒侯,赐地留城,留城以北的草场也赐予高车人放牧定居。狄叶飞升为虎贲左司马兼御前猎郎,领虎贲全军,可御前听差……”

拓跋焘连出几道御令,因为今日是秘密献物,没有舍人在场,崔浩亲自铺纸磨墨拟诏,拓跋焘盖了御印和朱批,明日朝上传令诸臣之后就可封赐。

崔浩说得了武器先装备虎贲军和羽林军这两支精锐中的精锐,当然是对拓跋焘示好的意思,而拓跋焘果然兴奋不已。

“是!等虎贲军和羽林军都换上了这样的武器,一定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北燕的事情反倒要放一放了,反正有库莫提在前线稳着我也放心……”拓跋焘激动地踱起了步子。

“要吩咐白鹭官封锁窑坊附近,还要想法子解释炼煤时当地产生的黑烟是怎么回事……”

他抬起头,问一旁的狄叶飞。

“炼煤要多久?”

海子营果然名不虚传,不但羊羔肥美,而且瓜果众多。也许是因为这些北凉使臣和李顺更熟,也许是他们没摸清贺穆兰的脾胃,总而言之,一场晚宴办的客套由于热情不足,直到海子营的女郎们纷纷出来献舞敬酒气氛才变得轻松一点。

“不知贵国的三王子回国了没有?”贺穆兰一边饮酒,一边问起沮渠牧犍的事情,“他在中途离团独自离开,让我实在是担忧。”

“为何?”

“刚刚我过去时留意了一下,发现这些卫士之间都互不熟悉,有一个卫士想叫另一个人的名字,结果张了几次口也没叫出来,可见他们都是临时被调派到这里的。”袁放嘲讽地一笑,声音更低:“沮渠蒙逊怕我国攻打,故意把这么小的城都弄的兵力雄厚的样子,好张扬国力呢。”

贺穆兰对袁放的话半信半疑,不过就她作为将军的经验来看,这样因为地质原因有好多个城门的城池并不适宜驻军防守,因为这并不是易守难攻的城镇。

若是以刚刚那个使臣说的,这个地方作为巡逻部队的补给点倒是挺合适。

想到此处,贺穆兰忍不住笑笑。

“那边水草茂盛,最适合马匹休息和进食。”

到了这里,就算是到了凉地,因为之前遇过李顺好多次暗算,贺穆兰一点也不敢大意,带了卫队三百人进城,其余的大军在城外驻扎,保护使团里的聘礼还有依附使团的商队。

贺穆兰真正的任务是打探凉国沿路的国情,包括城里都有多少守卫、百姓生活的如何,有多少男丁可以作战云云。

一路行来的结果让人吃惊,小小的一座海子营,竟然每个敞开的口上都有上百个守卫,加一起的人数绝对超过五百人。

要知道即使在魏国,像是这么小的城镇,也不会有超过五百的卫兵。

贺穆兰不通此地的语言,忍不住问身边的慈心和盖吴等人:“他们在唱什么?”

“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盖吴顿了顿,“等下有人要给您献酒,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掺东西,你最好别喝。”

“这……”

她看着热情上前的众多胡姬,露出苦笑:“这大概不容易吧?”

果不其然,一群北凉的女人们载歌载舞的涌到贺穆兰的身前,贺穆兰盛情难却之下滚鞍下马,喝了她们递来的羊奶酒,还好分量不多,没喝多少。

郑宗和盖吴也做出一副“夹着尾巴做人”的样子,李顺虽然又气又怒,无奈一来手臂受伤受制于人,二来做的手脚莫名没起作用心里发虚,竟也就这么忍了。

‘叫你们狂,以后有你们哭的……’

被虎贲军日夜盯防的李顺心中怒骂,索性把他们当做真的是在“保护”,安心的养伤了。

商队和使团混合的队伍行的很快,没有多久就要抵达进入北凉的第一个城镇“海子营”。

海子营当然没有海,而是沙漠上的人民对于较大的绿洲的称呼。这个城镇位于这样一个大型的绿洲附近,不但有水有田,还盛产一种美味的羔羊,肉质嫩美,其羊奶做的酪酥比牛奶做的更香。

狄叶飞和一干高车人却露出佩服的表情,敬畏地点了点头:“陛下好见识,确实是煤,我们高车人为了保守炼煤的秘密,将其称呼为‘火种’。负责勘探火种和保存火种的部族叫做阿其火,狄叶飞便是我们这一代的阿其火。”

“阿其”是敕勒语,意思是“掌管”,拓跋焘意外地看了一眼狄叶飞漂亮的脸蛋,没想到这个花木兰的好友还有这种本事,心里又对他高看了几分。

“炼煤困难吗?”

拓跋焘问道:“我要大量炼铁,需要给你们提供多少人手和物资?”

“炼煤并不困难,困难的是需要绝对封闭的空间以及可以排放毒气的空旷场地。炼煤时,废气和黑烟常常弥漫天际,味道也极为恶臭,所以我们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炼煤。平城附近虽然出产煤,但是在平城炼煤确实不合适的……”狄叶飞替族人们回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