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133节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13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他确实说出了个震撼的消息,“供销社的李主任,找贺永明想订柿子干。”

“他还联系到了其他公社的大队,能帮咱们收柿子,贺永明问咱们做不做?”

宋满冬,“收来给河东大队?”

陈家明点头。

“做。”宋满冬果断点头。

尝过味道的人狂买,甚至死乞白赖的想求着帮忙卖柿子干的人多卖点儿。

连贺永明自己都吃完忍不住又去买了。

晒好的柿子干是金橘色的,口感内软外韧,有嚼头,但不费力,甜味儿是柿子自有的清甜,吃起来有柿香,却不腻口。

初吃只觉得平平,不如其他果脯有味儿,但越吃越上头,一口又一口,停不下来。

加热之后,湿软的口感也叫人欲罢不能。

除了王喜娟,宋满冬还属意平男。

只是人有亲疏远近,她心里也难免有偏向,还是希望王喜娟能撑起来。

王喜娟的柿子干还没做出来。

陈家明先带来另一个好消息。

柿子干对东风公社的人来说,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到了秋冬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买回来点儿柿子干、柿饼都是常有的事儿。

宋满冬不评判什么,只叫她重新削皮。

等这日结束,单独给了王喜娟一兜柿子,“喜娟,这些麻烦你帮我做成柿子干,七天后拿给我。我下次去公社给你带头花。”

枣花担忧着,“宋知青,你自己不是能做?怎么还叫喜娟来?万一她做坏了……”

“不叫她赔。”宋满冬先说,又道,“这几日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马上天就冷了,我们知青点在准备过冬的东西。”

院子里的秋菜要收割,养鸡鹅的棚子也得加固一下,还要多捡点儿柴火,既是囤过冬的柴火,还留作熏肉的柴火。

再不起眼的人也不能小瞧了, 更何况宋满冬一有本事, 二来底细未知。

胡保国劝道,“能不生麻烦就不生。”

“你带点儿礼物去给她道个歉,表个态, 把这事儿抹平了,之后还是风光的采购主任,不用担心旁的事儿。”

“她一个小姑娘能掀起多大浪花?”唐忠路也想说服他,“老哥, 你就是太胆小了。”

胡保国叹气, “咱们都这个年纪了, 走到这位置也不容易, 平平常常、顺顺利利的不好么?非得添点儿事儿做?”

第81章

◎赔礼道歉。◎

唐忠路不觉得宋满冬威胁有多大, 也不认为她能在宋县长面前做什么煽风点火的事儿。

宋满冬能做什么?叫宋县长责骂他,给他撤职?

他在食品厂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即便犯了错, 叫厂里亏损不少,厂长也不会赶他走,更别提外人插手。

他可不愿拿。

“老哥,你如今已经调到县政府了,也用不上宋满冬,何必对她这么客气?”

胡保国点着桌子,沉声道,“宋县长现在就在河东大队!”

“咱们还得求着她别在宋县长面前乱说什么呢!”

作者有话说:

唐忠路对着他立下保证,出了办公室却沉下脸。

厂长能想到的事儿,他岂会想不到?

他甚至已经想办法打听过了,可听说宋满冬做柿饼的方法跟他们的一模一样。

他们跟河东大队的柿子干、柿饼,真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做的人了。

唐忠路真没想过自己会在宋满冬身上栽这么大跟头。

卖给东风公社的价格肯定没有给市百货商店的价格高,但胜在距离近,不用来回奔波。

张大队长叫张兴旺跟着陈家明去跟供销社谈过之后,便把这事儿敲定了。

同一时间,食品厂的厂长也知晓了柿子干的前因后果,把唐忠路叫到了办公室。

一般来说,他是很难对唐忠路冷下脸训话的。

毕竟这位采购主任颇有能力,广泛交际,拿捏着厂里非常重要的命脉。

“换是能换。”枣花忍不住说,“可你要是做坏了多浪费啊。”

“我们跟着宋知青做就行,还是别自己乱来了。”

“可我也想学点儿东西。”王喜娟认真问她,“学会了以后我想吃就可以自己做。”

“宋知青肯定是要走的,在河东大队咱们能跟在她后面,叫她手把手教,离开了河东大队,咱们可就追不上了。”

“对对!”平男点着头,“要我说,趁着这个机会,把宋知青的手艺学来三分,咱们以后就不用愁了。”

要是他们自己来做,免不了受陷害的风险,回头举报到革委会,肯定是要赔钱的。

但若是给河东大队,却不必担忧这么多。

河东大队完全可以以大队的名义,成立一个临时的柿子厂。

只要不耽搁农田和修水渠的事儿,是没人管的。

不过这事儿还得问过张大队长。

给市里送完,剩下那些贺永明的介绍费,都是被他忍痛叫人拿走的。

面都不敢照,生怕自己都给贪下了。

陈家明说完这些,看向宋满冬。

宋满冬却想,“柿子干受欢迎这事儿应该在咱们意料之中,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没说?”

“果然瞒不过你。”陈家明笑着摇头,“我还想着等你开心完再说,叫你大吃一惊。”

今年看供销社开始卖,便陆陆续续有人往家买。

可黑市上的柿子干却完全不同。

还是头一次发现,柿子干能这么透红漂亮。

虽然比供销社贵上几分……

才几分算什么!

当然,事情虽多,其实也不影响她做柿子干。

毕竟做柿子干对她来说,要不了几分钟。

她只是想看王喜娟会不会应下?又能做成什么样。

如果她明年已经离开河东大队,挑起担子做柿子干的人,绝不能畏手畏脚。

不止能做出来,还得能压住其他人。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带着唐家人了。

也是想着两家结亲,日后就算做一体了, 叫他们认认人, 免得冲撞上。

宋县长说了, 他们有的是办法糊弄。

至于胡保国那边, 自不必担心, 刚提拔又打压, 谁还会追随他?

真成了一个光杆县长,还不如他说话管用呢。

胡保国却跟他持不同意见。

祸起于微。

日更,更新时间调整中……不出意外的话,本月日六。

·

感谢在2023-10-04 14:35:00~2023-10-05 16:48: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二毛玻璃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他心生歹计,还没来得及实施,先叫胡保国喊住了。

胡保国后悔不已,早知会发生这些事儿,他就拦一下唐家人,不叫他们胡来了。

可现在只后悔没用,还得尽力补救。

胡保国考虑过后,劝唐忠路,“给宋同志道个歉,我这边再给你拿点儿钱,你们厂里的亏损咱们一起补上,日后别跟宋知青起冲突了。”

唐忠路咽不下这口气,柿饼的亏损还没出,但柿子干他估摸过,至少要四十块了。

可眼下厂长顾不得那么多了,柿子干在县城也卖不动,这笔钱注定是要亏的。

好在柿子干只做了三百斤,初时还卖了一部分,剩下的叫县里降价卖卖,至多也就亏几十块。

这点儿亏损厂里还能承受的住,可再多就不行了。

厂长对唐忠路下了命令,“叫人盯紧柿饼的情况。”

“实在不行可以采取点儿必要手段。”

宋满冬听着她们说,待平男看向自己,才道“你们要是有想知道的只管问,不过我不是会教人的,只能尽力讲给你们,会多少就看你们自己了。”

做柿子干是十分枯燥的工作,削皮切块晾晒。

宋满冬自己做的熟练,一心二用,边做边观察。

也不知是不是王喜娟有天分,还是每日回去自己也琢磨了,第三天的时候,王喜娟给柿子削皮已经基本上到一遍就能让她满意的程度了。

枣花还缩着手,放不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