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225节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22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我现在就想着把咱们大队的食品加工厂做起来,将来自己当家做主,不比她们去读书差。”

要不是赵胜男提前走了, 今年最先被推出去的肯定是她。

不过姚娉婷也确实值得, 这些投票的主力军, 可都是她一手教出来的。

余下的知青里,方宛还是怕她身份有影响,徐清则是有别的秘密要坚持留下。

要她来选,下回不是江志农,便该给王希娜。

却没想到自己眼里还需要多多学习的众人, 也给自己上了一课。

这些婶子们说完, 又取笑起姚娉婷,说她孩子气、哭鼻子。

姚娉婷带着通红的双眼, 又认认真真告诉她们, 不能这么笑话人。

院子里闹作一团。

在宋满冬身旁等着换泡菜的婶子、姑娘们也积极道,“宋知青,下回我们都投你。”

在讲台下坐着打毛衣、纳鞋底的婶子们玩笑道,“姚老师,我们这算不算是毕业了?”

她们如今会的已经不止是自己的名字了,还懂了许多事情,知晓了姚娉婷她们的付出有多伟大,更不愿她留在这里了。

“你总说我们应该多学点儿东西,见见外面的风景,可姚老师你也该去看看。”

“你才十九岁,比我们更应该去看外面的世界。”

第120章

在陆许山企图从火车站跑掉的时候,他才叫住了陆许山,“你想跑我可以不拦你。”

“但是,你难道想每次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开始努力?”

陆许山脚步迟疑了下,嘴硬道,“我只是去上个厕所。”

也正如他所说,上完厕所,就踏上了回程。

七月底,麦收结束,种上了红薯、玉米。

今日开的路比较远,叫这位拖拉机手既害怕又兴奋。

晨光乍泄,投了一缕过来,拖拉机便轰隆隆的启动。

姚娉婷扶着自己的行李,正望着初升的太阳,忽闻后面传来声音。

她转过头去,层层叠叠,竟是站了许多人,远远的冲她挥手,“姚知青!”

王希娜混在其中,看大家说不出什么话,便带头喊道,“一路顺风!”

一个个殷切叮嘱,全然忘了姚娉婷这趟是要先回家再去大学报道,都当这是自己亲人远行呢。

姚娉婷则是再理自己的教案。

她还准备了几个月的内容,如今她是没时间教了,但能托付给其他人。

上一批知青和新来的知青都蠢蠢欲动,想接过这“美差”。

不过张大队长早就做好了预防,直接把这差事放给了小学老师。

叫赵胜男和河东大队的代表立下盈亏自负的条子,没几天就把粮种给他们带过来了。

宋县长的吩咐粮种站的人会做,但赵胜男也自有其法。

宋满冬想着便有些出神。

赵胜男走的那日,起了个大早赶火车,是从宋满冬骑自行车送她去县城的。

河东大队上知道的人没几个,过来两日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而后从大队长口中得知她离开的事情,一个个的懊恼的不行。

宋满冬卖了个关子,“等秋收之后,大家就知道了。”

在如今一众追产量的种子里,北红六号算是十分特立独行的了。

这个品种的红薯远不如河东大队往年种的白色红薯产量高,个头约莫只有成年男性的手掌长,细细的。

但薯如其名,掰开芯是红色的,吃起来黏糯香甜。

直接生吃都没问题。

她回来没多久,就有人馋她做的泡菜,询问其今年做不做。

闲来无事,宋满冬便顺手做了。

这一做就没个停歇的时候。

“喜娟说炸红薯更好吃。”

“是咱们地里种的那种红薯吧?”

可惜宋满冬跟陆爸爸想法一样,陆许山最好还是回去读书。

他不是真的什么也做不了,凭他能把化肥鼓捣出来,就说明他是能动脑子的人。

如此更不能叫他懈怠。

宋满冬甚至发出“恶魔”般的低语,“即使你留在这儿,我也不会做你的饭了。”

这可真叫陆许山眼前一黑。

至于其他知青——同宋满盈一块儿来的那批,实在倒霉,来的头一年便遇上水灾,几个月没吃饱,到来年才缓过来,但也叫那件事给吓怕了。种地囤粮,自顾不暇。

第二年,东风公社都没分配知青。毕竟河东大队是缓过来了,其他大队还手忙脚乱呢。

直到今年,才分了新知青过来,听说过几日到。

宋满冬思索着,手下没停,继续给大家捞泡菜。

如今粮仓丰裕,手有余钱,河东大队上的人也都舍得在吃上面花心思了。

“可惜咱们大队分的名额少, 要不然都送你们去读书。”

河东大队的名额可称不上少了。

东风公社整个公社今年也才两个,他们大队占一个,公社占一个。

这估摸着是因为河东大队这两年稳步提升,给公社争光, 也带动了周边其他大队。

下一回怎么也得一年两年了, 不过宋满冬还是提前拦了一下, “我比她们年长几岁, 对读书没什么执念了。”

◎赴云南。◎

直把姚娉婷说的嗷嗷大哭。

她以为自己日复一日的站上讲台, 是为了救河东大队的人,没成想竟是在救自己。

教这些成年人是不能用跟小孩子一样的办法,她需更费心去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还得处处留心大队上的生活需求,化用其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这些东西并不容易整理, 她磕磕绊绊的做到今日, 仍觉得不够。

赵胜男也离开了。

跟着离开的是姚娉婷。

张兴旺之后,河东大队再一次得到了大学生推荐名额。

不过这次不是姚娉婷报的名,而是大队上的人默默地把她投走了。

姚娉婷知道的时候,大学的通知书已经递到了她的手里。

害的姚娉婷在车上又哭了一回。

不过这次没人笑她了。

他们同姚娉婷当初一样,傍晚再抽出一个小时教导大队上的人,相应的,大队也再给这些老师们的待遇提一点儿。

离开的前一夜,姚娉婷还在写,后来也没回床上,眯了一会儿,就提着东西要离开。

徐清他们打着哈欠,一同帮姚娉婷提着行李送出来。

大队上坚持要用拖拉机送姚娉婷离开。

东西放在车斗里,宋满冬坐在拖拉机前面,身侧是河东大队的拖拉机手。

这回姚娉婷是无论如何躲不过她们的眼睛了。

离开前两日,知青点的人便络绎不绝。

姚娉婷一面奋笔疾书,一面收下大家送来的心意。

而她的行李,已经两大包了。

李婶儿给她煮的鸡蛋,王婶儿给她纳的鞋底,张家送来桃子,陈家送来新麦……

炸红薯做泡菜,只是其中之一的用法。

宋满冬还想拿它做别用,也就河东大队如今麦子和玉米大获丰收,才会同意种一批北农六号。

这红薯是贺新云找到的,也是她从怀安县食品厂带走的。

今年春天便托赵胜男去搞这个红薯种了。

打了几年交道,粮种站的人对别人是信不过,但对赵胜男可不怀疑。

“好像是北红六号。”

宋满冬一心二用,把手里的碗递回去,点着头,“对!是北方研究所推出的新品种,在别的县别的地方种过。”

“虽然产量不高,但味道很好。”

几位婶子点着头,“这我们知道,胜男说过,种了有大用处。”

“难不成是做炸红薯?”

姚娉婷和徐清的厨艺就跟他的成绩一样,一如既往的烂。

宋满冬又道,“不过你好好读书,下次来,我肯定会烧上一桌好菜待客。”

陆许山为难纠结,最后还是磨磨蹭蹭的跟着他爸走了。

车子里没什么父慈子孝的画面。

陆爸爸脸上的笑意也消失不见,看起来跟陆许山有了几分相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