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平安记 > 平安记 第70节

平安记 第7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都两个月了,除了前院,吴嬷嬷不过问以外,这后院的事全是这个吴嬷嬷管。看起来姑娘也没怎么在意。

春枝在生气,但兰花瓶后的郑城月,正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账册,根本没有关心这一出。她出嫁前,张氏将嫁妆做了册子给她。郑城月翻了几页,看到东海东珠两枚,清凉散一瓶时,心下微微一动。

东珠上千两银子才能买到一枚,而西洲向来很少,都只在北凉所产。张氏从哪儿得的银子买了东珠?这清凉散又是何处来的?且清凉散,她也从未听过,这有何用?

这两样东西实在不像是张氏准备的。

楚家的别庄离城里有段距离,马车准备好后,郑城月和姜氏辞了,才带着春枝春兰出了门。

春枝还要说话,吴嬷嬷身后的姚夏上了前来,“这事就交给奴婢吧,春枝姑娘,你先进去看看少夫人的东西有无收好吧。”

对面的两人都笑盈盈的,其他人也各在忙碌,春枝只得道了声谢便进去屋里。

待春枝进去,姚夏才转身对吴嬷嬷道:“嬷嬷,我这就去收拾。”

吴嬷嬷看她一眼,“去了庄里,可要好生伺候好少夫人。”

姚夏点头应了,又道:“奴婢是不是要和孟昭那边打个招呼?”

平姑姑笑道:“少夫人很聪明,这才两月多点时间,对夫人交代的事都很是清楚,夫人手上的账本在她手上倒是算得比往年快。最重要的,是个沉得住气的。”

楚家那么多东西,自然有些来路不明的,其中一项前几年引起很多风波的铁矿也在账本上,但但郑城月竟一字不问,也一字不吐。

姜氏道:”那就好。楚家诺大家业,可要好好看看才是。“

平姑姑笑道:“公子的眼光历来不错。”

姜氏微笑,随机又道:“从库房里捡些药材给那丫头带去庄子上,补补身体。到底年轻,得养好了。”

郑城月也是有些吃惊,这才新婚两月,就要去别庄,她这新媳妇在婆婆心里可该是什么样?看了看楚然,楚然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去吧,去吧。”姜氏最终挥手。

楚然一笑,“多谢母亲。”

拉了正在惊讶的郑城月出了屋子。

这人简直太无法无天了,郑城月哀叹。

春枝抬了一碟子玛瑙葡萄进来,见郑城月画板上只有墨点,笑道:“姑娘今日倒是很慢。”

郑城月放了笔,接了春枝递过来的葡萄,“没兴致。”

春枝也不收那画板和笔,只道:“春兰方才去看了,难怪将军会在这儿建个别庄呢。姑娘是不知道,庄子后面有条小溪,按道理,这种天气溪水都开始冷冻了,但是那溪水还温温的呢。沿着那溪水,还种了不少柳树,姑娘,这时节,那柳树还绿着呢。青山绿水的,春兰回来都说好看。姑娘明儿去看了,兴许就有了兴致。”

郑城月嗯了一声。

春枝见她无精打采的样子,奇道:“姑娘方才还好好的,现在这般没精神,是不舒服?”

姜氏也甚少来这座别庄,庄里只有一对老夫妇和几个粗使丫头打理,庄子不大,这些人倒也打理得来。

那对老夫妇姓莫,见了楚然带着郑城月来,那对老夫妇早已站在门外候着了。

将所带东西搬了进来,莫氏夫妇一边领着春枝等人进去打扫房间,跟着郑城月来的楚家丫头倒也机灵,几下将房间清扫好,又出去帮着莫氏夫妇整理院子。

庄子里的吃食都是新鲜的。

莫老头夫妇整治出来的饭菜很是可口,郑城月看着绿油油的蔬菜,新鲜的鱼汤,胃口大开。

“楚三是云州人,孤儿,自幼和人争抢食物,才能活得下来。”楚三慢声道。

这样自幼为生存而活的人,身上总会有些不同。

郑城月点头,看他,“看方才那样,楚三想必是需要你处理重要事情的。”

楚然一笑:“让他们等着吧。”

郑城月嗯了一声,转而和他说起其他。这两月,姜氏给她说了很多,她正在学管家的事,楚然自然是知道的。

杜家是五皇子的人,大司马杜东竹的小女儿是五皇子的正妃。

“既然他们这么想知道我在做什么,就实话告诉京里好了,我在楚家别庄。”楚然丢下一句话。也不待他反应,转身便进了车厢,郑城月正靠在车窗看着外面。

“外面有什么可看的?”楚然挨在她边上坐了下来。

郑城月放下帘子,歪头看他,“楚三是哪儿人?”

楚然心下微微一动,面上却道:“怎会突然问起他?”

郑城月只得上了车,楚然正要跟上,却只见远处马蹄声响了起来,楚然望了一眼,便等在面前,远处的马进到身前。

楚三翻身下马:“公子。”

楚然问他:“何事?”

楚三低声:“两件事,一件是关于慕容松,一件是京城。”

楚然皱眉:“这么快?”

那套紫砂茶具是给楚之望一个堂弟,而那堂弟家显然不太得楚家重视,里面的礼物都是好看不中用,且很是随意。

“也好,给她个好东西,想来也会当掉,还不如直接给个银器。”姜氏叹气,“你四叔父,是个有多少家产都能败光的。”

姜氏说起楚家的一家子,除了楚之言一家,似乎没有一个得她喜欢的。但是到底是家教使然,即便她心里已经很不喜欢,但嘴上还是说得客气。

郑城月笑着应了一句,又说起其他物事来。如今已经九月了,秋收也是到了尾声,各庄户都送了租子来,姜氏便让她跟着看一看。

郑城月虽然看了,但所有的账本还是姜氏自己最后定夺。她并不多说一句。如此几次,姜氏反而让她算起了帐。

楚然今日并未骑马,带了孟昭,见了她出来,才近到身前。

郑城月看了看他,再看自己身后,除了春兰春枝,还有三个婢女,一个婆子。一时间自己的排场好像都变得大了起来,嘴上问他:“你不骑马?”

楚然对她眨眼:“你能骑马?”

那意思是若是她骑马,他便随之。

但现下这个时候,郑城月是不便骑马的。

楚然往常出门,是从不带丫头的。

吴嬷嬷笑道:“我看就不用了,这次少夫人也要去,你们几个丫头在,也没什么。好生伺候就是。”

姚夏应了。

而另外一边,春枝进了屋,显然还是有些气鼓鼓的,春兰见了,劝她:“我们刚来,你又何必计较,横竖以后是少夫人管事。”

春枝道:“但愿如此。”

平姑姑抿嘴笑了起来。

回了熙和园,楚然要去别庄小住的事吴嬷嬷便吩咐了下去。

这次可不光是楚然自己,还有少夫人。如今是秋日,天气开始转凉了,该带什么不带什么,吴嬷嬷吩咐起丫头来也是头头是道。

“春枝啊,你在少夫人身边伺候多年,最是知道少夫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你去收拾少夫人的行李就是。公子的行李,你就交给姚夏好了。”吴嬷嬷吩咐春枝。

春枝一愣,第一次郑城月陪着楚然出门,她确实不知道楚然要带些什么,方才姑娘交代她出来问问吴嬷嬷。郑城月与楚然刚成亲,过问一二也是应该的,这对以后郑城月照料楚然起居也是有用的,哪知道吴嬷嬷听了,也不说话,只管将这活吩咐了出去。

待两人走远,姜氏才往后靠了靠,她身边的平姑姑拿了垫子放在她腰后。

“这混小子,是嫌弃家里碍他手脚呢。”姜氏叹气,“那孩子才十六七岁,身体,唉,阿然真是,真是…….”

后面的话到底没好意思没说出来,郑城月虽然忙,但到底那时常黑着的眼圈,脖子虽然已经用香粉抹了,到底还是不太掩得住。

平姑姑是姜氏姑娘时就带在身边的人,这些话也只有她敢听,敢说:“公子向来有分寸。这么多年身边又没别的人,想来也情有可原。”

姜氏一笑,看了看平姑姑,“这丫头如何?”

郑城月摇头:“你下去吧,我歇歇。”

待吃了饭食,夕阳才落山。楚然必定要练剑的,郑城月也不去打扰他。

靠在案桌前,春枝来前将她屋里的画笔带了来,说既然是郊外,想来景色不错。也许姑娘手痒不说。郑城月倒也没手痒,不过别庄虽小,到底院前栽了桂花树,一院子的桂花味道,令人心旷神愉。铺开画板,郑城月手中画笔还未落下,却见院子中的楚然已经收了剑,院子中站着的丫头上前要为楚然擦汗。

那丫头长得水灵,望着楚然的目光柔和中还带有几分羞怯,令人怜爱。

案桌临窗,郑城月收回了目光。

☆、第 77 章

“母亲那的事不复杂,你听听就罢了。”楚三微笑。

郑城月斜眼看他:“自然比不上你的。”

话里满满的讽刺,楚然大笑,“过几日你就知道了。”

楚家的别庄有好几个,往日里,楚真也曾邀请郑城月来过,但今日到的倒是郑城月从未来过。

这别庄在冬邙山脚下。东邙山虽说在西洲城外,但是所在的方位却是去望晋国其他城市,与西洲城外其他山的高,险峻,丛林众多不同。这座山小巧而秀气,山上也无太多动植物,风景也不甚好,所以西洲人甚少来这座山,大户人家的别庄更不会建在这座山边上。

郑城月笑:“我觉着他和其他人都不太相同。”

楚然问她:“有什么不同?”

郑城月摇头:“说不上来,可能是我日常就没见过这样的人吧。”

那种身上的血腥气,郑城月在身边之人身上是没见过的。也不知为何,自从那日在雪地里见过后,就再也没能忘记过。而这也导致她看人,总觉得有些不同。

奇怪的是,楚然身上却没有,但实际上楚然手上的血恐怕比楚三还多。也许是她始终看不太明白他吧。

楚三点头:“公子要处理哪一件?”

楚然看了楚三一眼:“不急,待我要处理的时候,自会让你送来。”

楚三一愣,一时之间有些迟疑,尤其京城之事。

“京城的线换了吗?”楚然问了一句。

楚三低声:“最近子义堂那边频繁和杜家接触。”

楚家的铺子田庄,山林都比想象中还多,郑城月看了几日心中都越发有些惊讶,人说高门富贵,她往常不觉着,如今竟觉着自己的那点铺子简直不成看。

这日才陪着姜氏看了几页庄子里送来的租子,楚然便进了来。

“母亲,这几日我想去别庄住几日。”刚坐了下来,楚然便道。

姜氏一愣,眼睛横了儿子一眼:“你这孩子,真是,真是……..”

到底还是没说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