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开学 > 开学 第7节

开学 第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从村长到村干部、校长身材都挺干瘦,见到白白胖胖一笑还有个小酒窝的秦朗满是好感,在这里白胖就是富裕的象征,白胖还嫩那就是连活都不用干,更有“福气”了。

秦朗和他们打着哈哈,再回头一看几个同伴都累惨了的表情,隐晦地提醒了下王大来他们该吃饭了。

王大来还没反应过来,村长立刻意会了,连忙吆喝起来:“张校长,快让你家烧锅的做饭,娃娃们还没吃饭呢!”

说罢,又满脸歉意:“我们这里偏啊,来这里折腾了不少时间吧?先别聊了,我们在饭桌上边吃边聊!”

红星小学是一座两层高的学校,食堂在最右边和厨房相连,他们把行李丢在走廊上进了“食堂”,在一个大圆桌上坐下,张校长喊了一声,一个中年大婶走了过来,见了眼他们为难地说:

校长张有才只有高中文凭,但已经是村里少有的“学问人”,他回家后办了这个学校,教孩子们读书认字,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够教孩子们的,尤其是英语,所以在之前来这里调研的村官大学生的建议下联系了好几个支教团队,将这里做了一个支教点。

但这里从来没有一次来过这么多老师,这下子孩子们不但有了语数外老师,连体育、美术和音乐老师都有了,村子上下都特别重视,康村长带着几个村里的“干部”,和校长一起来欢迎新老师。

江昭辉先跳下了车,伸手扶着黛文婷下了车,苏丽大大咧咧地跳了下去。车子大多在江昭辉那辆三轮车上,杜若看着几个箱子为难,三轮车旁突然出现了一双黝黑的手:

“我帮你吧。”

杜若抬头一看,见是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子,留着一头板寸,能见到光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明显看得出不是西北这边常年经受风沙的粗糙,气质也比较斯文。

而苏丽说的“好漂亮”,指的是画满图画的围墙。

颜色绚丽的花纹和图案遍布雪白的围墙之上,还有很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的场景,这一切都让这片单调而破败的黄色里终于有了些不单调的东西。

“之前离开的方老师学过画画,这些画都是他业余时间画的。”

张有田和康世龙将车开到围墙下,停下了车。

“各位老师……”

她完全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地方,能买到什么来填补她在路上丢失的东西。

在这里,恐怕有钱也买不到什么能用的东西吧?

太过破败的景象,让他们对新建的小学也没有了什么希望,然而就在下一刻,苏丽突然从车上站起来叫了一声。

“看,红星小学!好漂亮!”

众人随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突然就撞入了一片彩色之中。

“少了张床,明天我想办法给你们配置好。”

秦朗不想第一天就因为这些事情和大家相处紧张,连忙圆场:

“没事没事,这宿舍我看很不错,至少比想象的好。李老师来的时候不是连张床都没有嘛!晚上我和江昭辉凑活一晚,等下我们搬张床到女生宿舍来,让他们先睡。”

江昭辉看了他一眼,没反对。

等把行李放好,康村长也要走,告诉他们有事可以去村委会找他,他们村里一定提供方便,但实际上他什么帮助都没提供,刚刚张校长说没有床的时候他也没有吱声。

“不是不是,这不是怕东西丢嘛,所以都收起来了。我们准备了新的被褥和垫子,都是新棉花打的,回头我去屋里取了给你们送来。”

张校长连忙解释。

江昭辉看了眼黛文婷他们的屋子:“怎么只有两张床?”

三个女生,两张床,怎么睡?

张校长有些尴尬地解释:“我们学校是好心人修的,桌椅板凳什么也都是捐助的,但是没人捐助床,也没捐家具,这四张床还是村里木匠帮着做的,花了不少钱。”

说到以前,康村长看了眼李老师,有些感慨地说:“李老师和方老师他们之前来的时候,我们还在窑洞里,来支教的老师晚上只能睡在课桌上,那条件才叫艰苦,没几个人能留下来……”

他说起李老师,所有人都向他看去。

“我也是因为有个人一起,要是方文明不在,就我一个人,我肯定也不敢住。”

李老师大概没想到康村长还会提他,不怎么自在地推了推眼镜。

他口中的“方文明”大概就是另一位会画画的方老师了。

秦朗人胖,平时吃的也多,这时候连吃了三碗,几乎一个人吃掉了半盆,王大婶见面片不够又去做了一盆才让这群年轻人吃饱,这让校长的笑容微微僵硬在了脸上。

他是个人精,之前专心吃饭没注意,一抹完嘴就察觉到了张校长的那点顾虑,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减肥,平时吃的很少的,今天是太饿了。”

于是张校长又笑了。

“小伙子多福泰,减什么肥,多吃点,多吃点好,你们都是小伙子呢!”

李老师声音微不可闻的嗤了一声。

“政治与法律教育。”

杜若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压低了声音问,“李老师呢?”

“我是学轮机的。”

李老师苦笑着,“我以为以我本科的学历来这里教小孩子绝对没有问题,结果上起课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教育实在是一门很难的学科,还是只有专业的能适应……”

他说了这么一句后大概是觉得一上来就叫苦不太好,就又不说话了。

“嘁。”

江昭辉在旁边嗤笑了一声,也不知是笑张有田故作深沉,还是笑他们口中李老师的“行为”。

因为有康世龙和张有田的话,车上的几人都对那位李老师有了些先入为主的“印象”,也对新建的红星小学越发好奇。

两辆三轮车渐渐驶入了村里。果然是山坳里的村子,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高山,黄土坡沟堑纵横,不时有绵羊和驴子在路旁啃草。

山脚下土黄色的房子连成一群,稀稀拉拉地四散在空旷平整些的地方,房子大多破败而原始,黄土似乎形成了这些房子的骨血,却早已经不堪风化、千疮百孔。

“现在要吃饭也没菜啊?要不,我下个面片汤?”

“婶子,我们都饿了,随便将就吃点就行,不用麻烦。”

秦朗笑着喊,“就是要快点,肚子撑不住了。”

大婶应了声,进了厨房折腾,杜若几人又累又饿,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还是王大来和秦朗在那边介绍着这一群新支教老师的情况。

之前在路上说过的“李老师”似乎是被他们边缘化了,坐在旁边一声不吭。等到王大来说起杜若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时,他才动容了一下,悄声问身边的杜若:“你是学什么的?”

杜若一想就知道了这是谁,点了点头接受了对方的好意:“谢谢你,李老师。”

李老师一怔,但他大概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只笑了下,就帮她把箱子送进了学校里。

杜若几人中,苏丽明显是个没什么城府的,江昭辉眼里除了黛文婷什么都不在乎,杜若性子并不热情,所以昨天来之前他们就建了个微信群,将这种人情世故的事情都交给了看起来很擅长这些的秦朗。

秦朗也很怕他们乱说话或者乱表态把集体给坑了,没有推辞这种在其他人看起来很麻烦的事情,现在正在和几位村里的干部“寒暄”。

“小伙子真有福气啊。”

这位老校长的儿子看着杜若等人脸上震惊的表情,指着身后的学校,骄傲地笑了。

“欢迎来到红星小学。”

第7章 内急VS方便

杜若他们到红星小学的时候,校长张有才已经带着几个人在门口等着了。

红星小学以前只是个偏僻的山村学校,一共也没有多少学生,就是支教最多也就来两个老师,还都是短期的,很多时候是暑假或者寒假来“体验生活”的大学生。

在这一片荒突突的黄土之中,猛然见到了其他的色彩,能不觉得漂亮吗?

无论是红色的屋顶,还是雪白的围墙,都像是这片黄土地上出现的异类,可这“异类”就这么静静地出现在了那里,引发了众人的惊叹,也缓解了众人的视觉疲劳。

如果说红星村有顶有檐的房子都算得上“齐整”,那这排两层小楼的校舍,无疑称得上是“豪宅”。

几乎是看到它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红星小学一建成,能招收进来的孩子多了好几成。

也许对于杜若他们来说,这所小学还是太简朴,更抵不上城市里任何一所小学的规模,但一路看过来后,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他们在大坝子乡见到的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了。

杜若看了眼李老师,又看了眼老实巴交的张校长,在心里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校长和李老师带他们参观了这所小学。

说完,他:“咱们这里穷,也没想到能那么快招来支教老师,什么都是临时准备的……”

他指了指李老师。

“爱心人士捐赠的资金和东西都是李老师在管,要是缺了什么东西,你们可以找李老师要。”

“我,我接到支教点的消息是来四个人,我以为是两男两女。”

李老师没想到他把这个问题甩给自己,紧张之下有些结巴。

说话间,到了二楼的“宿舍”,宿舍是相邻的两间屋子,张校长用钥匙打开门,几个老师往里面一看,顿时愣住。

屋子里除了两张床,什么都没有。

再一看隔壁的屋子,也是一样。

“……这,也太干净了吧?”

秦朗委婉地问,“是我们来的太仓促了吗?”

吃完饭,张校长和村长便带着新老师们参观学校环境,王大来急着要在天黑前赶回去,给老师们留了几个紧急联络的电话就走了,走之前承诺会尽力帮黛文婷找行李。

听到说行李,张校长好奇地问了下行李的事情,当听说黛文婷的箱子被拿走了以后露出心疼的表情,不抱希望地摇摇头,说大概是找不回来了。

他们心里都明白箱子肯定难找,但被人这么斩钉截铁的表示找不回来,心还是凉了半截。

秦朗看同伴们士气有点低落,连忙岔开话题,说要先把行李放到宿舍里安置,再来参观学校,于是成功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让他们转而关心起宿舍的住宿条件来。

“红星小学现在条件好了,我们的新学校有六座教室、一个年级一个,还有图书室和食堂,其余的空房间,正好做了宿舍,不像以前……”

没一会儿那大婶就端着一大盆弥漫油汪汪的面片汤,又抱出几个碗。盆里满满都是面片,表面飘着几根青翠的青菜,她热情地用当地方言招呼着:

“先垫个肚子,青菜都是自家种的,新鲜!”

张校长负责红星小学的行政,保安是儿子张有田,厨师是自己的媳妇儿王冬梅,一家三口全都服务于这座学校。

这里人主食是面食,黛文婷、江昭辉和杜若都来自江南地方,秦朗是G省人,都是以米饭为主,只有苏丽是北方来的,能吃惯面食。

不过就连最挑剔的黛文婷现在都饿惨了,大家谁也顾不得形象,呼噜噜吃起了大碗的面片,没一个还有嘴说话。

大概是行政村的缘故,墙上写着五花八门的标语,什么“苦干三年,打好扶贫攻坚战”、什么“少生娃娃多种树,早日发家又致富”之类。

到了“家”,张有田和康世龙也很激动,硬是将三轮车开出了宝马的感觉,沿着据说“村里最繁华”的一条路往红星小学疾驰。

说是“最繁华的路”,也不过是有几家衬着门帘、门口写着“小卖部”或者“军军超市”之类的店铺,也有几个卖水果的摊子,但摊子上只有苹果等几种品种简单的水果。

看着这么破败的景象,几人想起之前王大来介绍这红星村是周边最富裕的村子了,很难再想象其他自然村还能破成什么样。

黛文婷更是沮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