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开学 > 开学 第36节

开学 第36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秦朗也忍不住埋下头,低低地笑了起来。

“将自己浅薄所学尽可能的传授给你们、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即使在城市里教育资源也不平衡,许多孩子在寒暑假也在马不停蹄地上课以充实自己。对于这些老师不收辅导费却将寒暑假时间用在你们身上的老师,我只想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弹幕已经被一行行“这个女老师帅爆了”刷满。

“最后,支教老师也并不能让教育资源变得均衡,毕竟谁也不会停下来等你。”

第37章 慈善VS绑架

黛文婷素质高、长得漂亮,人也和气,却没有什么和人争辩的经验,她能来支教,虽然大部分原因是为了给直播找素材,可在这里支教了一个月,对孩子们也有了感情,心中总还是有些成就感的。

然而这一行行的话,就像是甩了她一个巴掌,更不知道该如何反击。

就在直播间里突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时,从黛文婷身后的某处,却传来一把不疾不徐的清冽嗓音。

“这位朋友,如果你不爱学习,也可以离开教室回家去玩耍、或者替家人干活,我觉得支教老师应该没有堵住你说话的权利。”

杜若的态度一贯凉薄,当这种凉薄只有声音时,却显得格外理性。

想想也是心塞。

就在黛文婷坐回屏幕前,准备用一个话题结束今天的直播时,屏幕里却突然刷出一行行的话来。

“我就是一个从贫困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但是我很讨厌你们这些支教老师!”

“为了配合你们的支教活动,我们连寒暑假都没有!”

“为什么城里的孩子寒暑假可以自己分配时间,我们就要来陪你们玩老师学生的家家酒!”

“小姐姐好棒,所有的老师都好棒!”

“小姐姐加油,我们支持你!”

“孩子们都是好样的,不要放弃啊!”

原本因为各地支教出问题而丧气的气氛,因为一句“我们来了”终于又重新振奋起来,那些之前都在劝说黛文婷这么漂亮在外不安全的句子,统统变成了支持。

虽然依然有唱衰的声音不时出现,可是看着这样温柔又坚定的眼神,没有人忍心再说出“这些都是无用功,穷山恶水出刁民”,或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努力出去了也不过是继续打工”之类的话。

“马铃薯还能这么吃?真苦啊,来来来加个菜!”

黛文婷越来越火,直播间看的人也多,照理说热度这么高黛文婷应该找个房管来主持了,可她一直没有设置房管,对几个老师也很少再聊直播的事情。

有时候她看着后台,还会出神好半天,但是对几个同事却是越来越好了,有时候还会顺手把杜若和苏丽几人的衣服洗了。

看到黛文婷火了的时候,江昭辉本来还是有些担忧的,怕她会因为直播耽误教学、或是对他没空理睬。

可是黛文婷火了以后反倒对他热情很多,有时候还会拽着他的手在操场里散散步,或是和他说说直播时候的趣事,因为孩子们的作文,杜若和苏丽现在也开始受欢迎之类。

黛文婷咬着筷子,有点吃惊。

“行善积德的事不是该量力而行吗?”

“总之,别宣扬就是了。”

秦朗随意说。

几个老师之中,数秦朗主意最多,杜若最冷静,他们两人都觉得在直播里提唐阁不好,黛文婷当然也就听从了,提醒自己以后说话要注意。

张校长算了算日子,又说:“下个月就要送第二批了,也不知道孩子们的赞助能不能下来,正好问问。”

秦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低下头继续吃饭,偶尔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一些米面的牌子、质量如何之类的问题。

张校长夫妻以为他们是担心食品质量,回答的都很认真,生怕他们担忧吃坏了肚子。

因为话题说到了唐阁,黛文婷突然也想到了一件事,问身边的杜若:“早上我直播时,他们问我赞助这个学校的企业是哪一家,你们为什么不要我说啊?”

她那时候有些感激这家好心的企业,还想替它扬扬名来着。

解决了一桩难事,无论是几个支教老师还是张校长一家都挺开心的,晚上吃饭时大婶还加了几个菜。

孩子们有国家的餐补,他们平时吃住的餐费全都靠唐阁资助,要加菜都是自己掏腰包,几个老师都知道是张校长给添了菜,连忙道谢。

“你们都是好孩子,一心为我们学校想,就吃几条鱼一只鸡怎么了……”张校长平日里不苟言笑,被几个老师谢还有些不好意思,难为情地搓着手。

“其实也不是我们太节省,我们当初没想到来这么多老师,以为只有一两个,资助我们学校的那家企业一个月只给二十斤油、二十斤米、二十斤面,以前方老师和李老师在的时候还能有结余,拿多的米面换点肉,现在连我们带老师都七八个人了,米面粮食都不够,只能抠唆着过。”

听到张校长说起赞助的事情,秦朗微微蹙眉,奇怪地问:“一个月只有这么多?不是还要赞助学生一顿午餐?”

其中也夹杂着“孩子们过的好辛苦,给孩子们也加个菜吧”,以及“小朋友们想妈妈的时候就帮着打个电话吧,给你电话费”这样的评论。

黛文婷不是特别红的主播,不过因为粉丝黏性大,打赏一直还算平稳,以往只要坚持定时直播,每个月收入上万是好赚的,却从未像今天这般,一次打赏能上几十万。

她心乱如麻的看着那后台惊人的数字,不信之后甚至觉得有些眩晕。

现在直播刚刚兴起不久,除了黛文婷以外其余几人都不太懂,见她关了直播还不停看手机,不免好奇地瞟了几眼。

“婷婷,还看呢?眼睛不疼?”

“我要谢谢和我一起来支教的几位老师,是他们一直在支持着我、保护着我。”

这是网上那么多“曝光”支教被猥亵事件中,唯一一个澄清了传闻的“支教女老师”,而且这个女老师还长得那么漂亮。

若说这段时间网上的各种曝光已经让人对这个世界开始绝望的话,今天黛文婷的解释倒让不少善良的人对人性有了希望。

既然提到了“离家出走”,又有网友开始问“离家出走”的问题。

“村子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里地处偏僻、干旱少雨,地里能种植的作物品质少、经济价值不高,大部分年轻人为了生存都选择出外打工,留下留守儿童和留守的老人互相照顾。

最近一段时间支教时间是热门,本来网上议论的人就多,黛文婷所在的平台又有意要做事件营销,黛文婷的直播当天人数顶峰时已经过了百万,欣赏几位老师甘于寂寞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也多等,打赏一直就没断过。

待到杜若说出那番大快人心的话时,打赏提示更是如雨一般地洒下,等结束直播后黛文婷一看后台,吓了一跳。

几个小时的时间,打赏已经过了三十万,除去给平台的费用,也有十几万了。

打赏的内容大多是“老师辛苦了给老师一个鸡腿”,“婷婷东西丢了太可怜了我添一件衣服”这样的。

到了杜若的时候,已经是“这个女老师帅裂苍穹,给个加班费”,“小姐姐三观两米八,6666”之类。

她没有在屏幕里露脸,但所有人似乎都能想象出,那是一个如何冷静自持的女人。

“如果你不需要那些物资,你可以告知相关的负责人你不想要,并把那些东西还回去,他们会把它们分配给更需要的人。”

黛文婷笑了。

杜若说话还是那么犀利,往日里她觉得杜若不近人情,现在却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我们没办法照顾你的感受,正如那些捐赠人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有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被送到孩子们的手里,他们的无私能得到的回报,只有一张张受赠者带着高兴笑容的照片。”

“接受你们好意的时候会有自卑感!”

“每次为了铅笔盒书包衣服这些东西被落在操场上拍照、说谢谢都像是被公开处刑!”

因为已经直播了好几个小时,有些只是单纯来看热闹的人已经离开了,弹幕没有之前刷的那么厉害。

而很多蹲守的记者也有些兴趣缺缺,因为没有问到什么“大新闻”,反倒被几个老师澄清了不少事,在网上各地支教老师都在“诉苦”的时候,这样的“澄清”就没意思了,爆不出什么热点。

他们本以为等不到什么东西了,在最后却看到这么一段,立刻精神振奋,纷纷截起屏来。

这世界依然有许多不美好,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美好一点。

三个多小时的直播一晃而过,期间黛文婷有点累,苏丽接替她回答了一些问题,让她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下。

苏丽虽然没有黛文婷漂亮,但是她长着一双杏儿眼,认真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显得十分元气,也是时下受欢迎的那种女生,而且她声音甜美态度又爽朗,说话更是大大咧咧,没多久也收割了一群“粉丝”,问了不少问题。

之前江昭辉挨打的事情也大致澄清了下,说明了那些动手的是出外打工回乡的年轻人,平时在村里也游手好闲的,有好几个甚至不是村里人,后来老师被救,也是被热心的学生家长发现、最终将犯人抓住的。

红星村的治安其实已经算很好的,几个老师心里本来还有些生气,可看着网上那些什么半夜被尾随、被偷窥、还有个别地方甚至聚众吸毒的,红星村这样的环境几乎已经算的上是世外桃源了。

“哈哈,这些我可真不懂。”

心里甜得像是蜜一样的江昭辉每次听到这些就会摸着后脑勺,笑得像是个大孩子,“你和我说这些干什么啊,和苏丽或者杜若聊她们不是会更开心吗?还有秦朗,听说秦朗十八般武艺都会,你那直播间里不是不少女生都喊着要嫁吗?”

接下来的数天,黛文婷趁着热度还在,趁热打铁连续直播了好几天,有时候也不说什么,就让大家看看孩子们上课的情景,或是给网友们看下学生们的作业,譬如“我最喜欢苏老师,苏老师一笑我就觉得很开心;最怕杜老师,杜老师很少笑,凶起来能把人吓哭”之类的,总是能把网友逗得哈哈大笑。

黛文婷的直播间和微博粉丝也直线上升,人数翻了几倍,她本就人美声音甜,又不是那种网红脸,缺的只是一个契机,现在是真的火了。

直播那头的人哪怕只是看他们吃中午的大锅饭都觉得很有意思,就着农村的糊糊稀饭都能看好半天。

“哈哈哈吃的这是什么?太可怜了,打赏打赏。”

“哎哟,这是玉米面吧?这里当主食?”

“你直播是为了澄清女老师被偷窥、还有恶意抢劫的事情的,不是来宣传爱心企业的。”

杜若解释着,“你要是在直播里说了企业的名字,那些记者就能给你歪曲到收了这家企业的赞助、直播中打广告,那你动机就不纯了。”

“而且这家企业本身做慈善也不怎么声张,恐怕就是怕被道德绑架。”

秦朗头也不抬地说,“现在是经营得当,开一家店就修一间小学,这叫回报社会;要是以后生意不好了,开店不赚钱了,没有盈余再修小学了,就该被人谴责了。”

“不,不会吧……”

“哎,人家负责的人来看过了,说我们学校生源太少,不好确定数字,要新学校后等第一学期统计了多少人才能决定怎么赞助,现在只能赞助教职人员的。现在已经是第一学期了,我电话也打了,可那边一直没消息,我怕是黄了。”

一说起和钱有关的消息,本就显老的张校长眉间能皱得夹死苍蝇,“每个月能赞助这么多米粮就不错了,孩子们还有国家的补贴,至少不会饿着。”

“为什么是给米面,不是给钱啊?给钱不是更容易吗?”

杜若好奇地多问了一句。

“这家企业就是开饭店的,听说他们买这些粮油食用有渠道、也容易,而且在省城也有他们的饭店和酒店,当初说好每半年都会下来送一次,他们会开饭店的货车来,一次送半年的。”

苏丽将头凑了过来。

黛文婷下意识地就把后台的页面关了,若无其事地也扭过头,随便扯了个话题:“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同时在线,有点膨胀了,哈哈哈。”

“怎么样,我的提议好吧?”

苏丽听到她的话也得意了起来,“既给你涨人气,又成功辟谣了。还顺带宣传了下咱们红星小学,嘿嘿,张校长肯定不愁下次来支教的老师了。”

在新学校修好之前,这地方很少来支教老师,尤其是女老师,现在学校修的漂亮,这地方民风又不错,等辟谣直播发出去了,以后女支教老师肯定也敢来了。

“是的,不是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儿童,而是互相照顾。我们班有个男孩子,他的爷爷偏瘫在床,奶奶有严重的风湿,等于一直都是卧床的,全靠那个男孩子为他们洗衣做饭翻身,他才九岁,但是已经做了三年了。”

说着说着,黛文婷的声音也有点沙哑,“你们可能不能理解这里的孩子对‘父母’的渴望,之前就有孩子悄悄打听了我们来村里的路线,想要出去找妈妈,还好被追回来了。这些孩子的父母会和孩子分离,就是希望能创造更好的条件,让自己的孩子能受到教育,能够用不那么辛苦的方式走出去……”

“所以我们来了。”

在她充满感情的一句“我们来了”后,房间里的礼物像是天女散花般洒落了下来,密密麻麻的,刷屏到所有人都看不到其他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