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朝天子 > 第113章撤军的背后

第113章撤军的背后(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总兵府内坐着两排身影,全都是琅州卫的高阶武将们。

为首的游峰还一瘸一拐,重伤未愈,脸色很是苍白。

不知道是因为他朝中有人,还是以往战功赫赫、深受上面的信任,吃了这么大的败仗他都没有丢了总兵的位子。

至于那位吴宏吴总兵,再一次毫发无伤的逃了回来。

现在顾思年相信以前褚北瞻说的话了,这家伙命真大,后军一两千兵马几乎死了个干净,他倒是屁事没有。

两人正聊着,城外就响起了阵阵低沉的号角声。

“蹭蹭蹭~”

“戒备!”

原本靠着城墙休息的军卒哗啦啦地站了起来,拿刀的拿刀、架弓的架弓,他们本能的以为这是燕军进攻的号角。

顾思年两人也是这么想的,但举目远望,并没有大队燕军逼近城关。

“唉~”

顾思年轻叹一口气,随即疑惑的看向了城外:

“你说燕军怎么回事,已经歇了两天没动静了。”

燕军的前锋大营就扎在城外,依稀能看到军旗满天飘。

一开始燕军是天天攻城,一天不落,但这两天像变了性子,一兵一卒未出。

顾思年在城头上来回巡视,看看箭楼需不需要修、看看有没有受伤未治的军卒,双眼满是血丝。

他每天都守在城头,累了倒地就睡,已经很久没碰过床榻了。

崇北关可不是右屯城,这里一丢琅州门户洞开,到时候死的老百姓就得数以万计,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歇会儿吧~”

褚北瞻缓步而来:

“都散了吧。

我知道,这一战大家心里憋屈,都希望你们记住,胜败乃兵家常事,绝不能一蹶不振!

我琅州卫依旧是边境的屏障,要替身后的百姓看住门户!

都好好整军备战!下次,我们定要一雪前耻!”

“诺!”

“敢问大人,现在城中还有五营主力,要把哪几营撤回琅州?”

游峰应该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毫不犹豫的说道:

“华字营在济兰河谷一战损失惨重,死伤过半,急需要休整。

还有凤字营,这一个月的守城战打得最难、最辛苦,已经人困马乏。

就这两营先回吧,退往琅州休整。

游峰艰难的坐直身子:

“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议和的结果就是双方停战,燕军后撤。

根据斥候探报,燕军一口气撤了上百里,想必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了。”

屋内依旧鸦雀无声,但好些人终于松了口气。

济兰河谷大败之后,崇北关的守城战打得很艰辛,能停战他们也能趁机喘口气。

一个月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崇北关外一片狼藉,支离破碎的尸体、散落的刀枪、猩红污秽的鲜血还有几架被烧毁的攻城车共同构成了一幕凄惨景象。

不用想都知道这些天的崇北关经历了多么惨烈的战斗。

济兰河谷一战让边军损失了数千精锐战力,也让琅州卫彻底没有了出关作战的本钱。

燕军也聪明,大战一赢就立马兵临城下,强攻崇北关。

屋中的气氛很压抑,尤其是褚北瞻,牙齿咬得嘎吱作响,若不是这么多人在这,他早就拍桌子大骂了。

就在刚刚游峰宣布了一个消息,朝廷已经与燕人议和,这也正是今天燕军退兵的原因。

说是议和,实际上是委曲求全,向燕人赔偿了大量的金银财物、牛马猪羊。

这是耻辱,是他们这些边军武将的耻辱!

“咳咳。”

视线中的景象让他们一阵愕然,燕军不仅没有进攻,反而有大队军马拔营而起,缓缓往后撤去。

没一会儿的功夫,前营就变得空空荡荡,再也看不见高高飘扬的军旗。

顾思年眉宇紧凝:

“这是,撤军了?”

……

事出反常必有妖,顾思年担心燕军在憋什么大动作。

“鬼知道他们在动什么歪脑筋。”

褚北瞻摇了摇头,恶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只要我凤字营钉在这里,燕军就别想迈进城墙一步!”

“呜~呜呜~”

“防线我和老秦已经查过一遍了,没问题的。”

“还是不放心啊~

这两天乡勇那边损失不小,一时半会都没那么多兵力补充。”

“再担心也没用,攻防大战,拼的就是双方的耐性与实力。

看架势,今天燕军不会进攻的。”

众人齐喝道:

其余三营继续驻扎崇北关,左右屯城的驻军也不动,三城保持戒备,防止燕人杀个回马枪。”

“诺!”

几名主将齐声应喝。

顾思年一脸懵,冷不丁的要撤回琅州,他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游峰在亲兵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有些疲惫的说道:

游峰接着说道:

“燕军退兵了,咱们也不需要在崇北关留这么多兵力。

适当的后撤部分边军也是朝廷的意思,免得给燕人再度发难落下口实。”

几名参将对视了几眼,听这意思是要将他们撤回琅州内地了?

何先儒左看右看,沉声道:

其实战事的发展偏离了燕军一开始的部署,若是花儿布托能顺利赶到战场,封死琅州卫的退路,此刻的崇北关应该已经插上了六爪雄鹰旗。

整整一个月的猛攻让守军筋疲力尽,但他们还是咬着牙,顶住了压力,最近几天燕军的攻势明显放缓。

草原民族到底以骑兵为主,攻打崇北关这样的坚城对他们来说是有点难度的。

在大战中损失最轻、战功最重的凤字营被放在了城北以及翁城,这是最紧要的地方。

秋风拂拂,天地间已然有了凉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