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朝天子 > 第144章虚假军报

第144章虚假军报(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吴总兵~

武人嘛,征战多年,伤病不少,在战场上突然旧病复发,不幸战死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吴总兵在战死之前奋勇杀敌,接连斩杀燕军悍将,大展我边军风采,让燕贼胆寒。

诸位,我说的没错吧?”

乖乖,这老家伙真是能说会道。

苗鹰笑了笑:

“依老夫看,此战也算不得什么大败嘛。

顾将军偷袭燕军大营,给他们制造了不小的混乱,这是我们占了上风。

大军虽然在左屯城外遭遇了燕军的埋伏,但凤字营、锋刃营、苗字营三路合击,同样击退了燕军,他们也谈不上大胜。

咱们少报点战损、多报点杀敌战果,不就成了一场不分胜负的大战?

苗鹰不冷不淡的开口道:

“总兵大人,兵部的旨意可是让咱们打一场胜仗,挽回朝廷的颜面,可不是让咱们再送一封战败的消息过去。

若是咱们如实往上报,兵部的大员们必定震怒,整个琅州卫就得吃苦头。

尤其是总兵大人您,怕是……”

这老头,话说到一半就闭嘴了,但言下之意大家都明白。

但围攻他的燕军兵力不多,又有锋刃营相救,所以寿字营损失不大。

凭良心讲,苗家确实是见死不救,如果寿字营在城外一定会被他坑惨了,但要让他站出来指责苗仁枫,不可能。

“唉~”

游峰重重地叹了口气:

“都说说吧,吴总兵战死,这么大的事可瞒不住,送往兵部的军报应该怎么写?”

众人鱼贯而出,顾思年就跟在何先儒的后面听着他唉声叹气。

眼瞅四下无人,顾思年轻声道:

“何大人,增补副总兵,自然是三位指挥佥事上位的可能性最大,您何故如此?”

“这你还不懂吗?”7K妏敩

何先儒苦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吴宏死了,谁上位可就有讲究了,弄不好可就得形成军方势力的新一轮洗牌。

尤其是那三位指挥佥事,八九不离十得从他们三个里面挑。

游峰平静的问道:

“老将军可有心仪人选?”

“呵呵,老夫的身份大家知道,可是要避嫌的,得大人自己定夺。”

“行,那就这么定了。”

游峰最终还是采纳了苗鹰的建议,揉了揉发酸的眉头:

“若是无事,诸位就先退下吧。”

“咳咳,还有一事。”

苗鹰清了清嗓子道:

在场不少将领都附和着点头,游峰的脸色有点僵硬:

“这样的军报送上去,合适吗?”

这军报里十句有八句假话,游峰的战败之责是没了,但苗字营不但无罪,听起来还有功。

游峰知道,这是苗鹰提出的交换。

老人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

屋中的气氛很是压抑,游峰的脸色黑得快要滴出水了。

吴宏战死、李固战死、山城营全军覆没,这样的败仗是他无法接受的。

仅剩的一位副总兵苗鹰听闻消息,快马加鞭从右屯城赶到了崇北关。

屋中还坐着琅州卫的一群指挥佥事、将军们,一个个闷声不语。

就在刚刚,顾思年与苗仁枫、苗磊起了些口角,言辞间都带着火气,无非是指责苗字营拒不出兵,耽误了最佳的救人时机。

兵部若是见到这样的军报怎么还会追究副总兵战死之责?

保不齐还得树立一个为国征战、勇猛无敌的好榜样。

老油条啊~

“对,苗老将军说得对。”

“吴总兵确实英勇!壮哉啊!”

到了兵部那儿,咱们还有捣毁燕人诡计的功劳。”

众人一脸无语,锋刃营与凤字营是杀敌了,你苗字营最后时刻出来摘桃子也算战功?

顾思年暗暗骂了一句:

“老东西,脸皮真厚!”

苗鹰则不顾大家怪异的眼神,苍老的嗓音不停:

苗仁枫是不是有罪先不提,但你游峰可是琅州卫的头,整个战事也是你布置的。

战报送上去,你游峰背大锅,弄不好也得死,起码拿了总兵一职。

游峰自然也听懂了话里话外的威胁之意,皱着眉头问道:

“那老将军的意思呢?”

“呵呵。”

大家大眼瞪小眼,无一人吭声。

照实写的话那就是苗仁枫在战场抗命,拒不执行吴宏出兵相救的命令,这颗脑袋指定是保不住了。

可没看到苗鹰在那儿坐着吗,人家亲自从右屯城回来保儿子了。

谁敢开这个口?

“没人愿意说,那就老夫来说说吧~”

“看似是指挥佥事上位的可能性最大,但本官是绝对升不上去的。

苗鹰往椅背上缩了缩,明面上是要避嫌,实际上谁人不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苗仁枫接任副总兵!

“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

游峰轻轻挥了挥手:

“散了吧!”

“末将告退!”

“吴总兵壮烈战死,但琅州卫的军务不能荒废。

老夫年迈,帮不了大人太多,空出来的副总兵一职得有人接手才是。

按照惯例,兵部吏部一定会先问总兵大人的意见,这个人选大人得提前考虑起来了~”

此话一出,大家的目光都变得怪异起来。

琅州卫的高官就这么几个,一个萝卜一个坑。

“没什么不合适的,咱们身为臣子,可不能整天送坏消息上去给陛下添堵~

总兵大人若是觉得没问题,您写军报,老夫一起盖印署名,送往京城。

我相信在座的将军们都不会有意见。”

苗鹰浑浊的目光若有若无的看了几眼顾思年,唯一的刺头也就是他了。

但顾思年能说什么?难不成为了苗仁枫拉着游峰一起下马?

而苗仁枫他们为自己辩解的理由也很简单:

与救人相比,守住左屯城更重要,他们也是为了崇北关防线的安危才出此下策。

苗磊甚至倒打一耙,认为两路援兵来得太慢!

虽说在一开始苗磊不赞成苗仁枫关城门的决定,但事已至此,苗家人必须紧紧凝成一股绳,不能松口半个字。

另外一位当事人董寿自始至终没说话,因为寿字营在距离左屯城很远的地方就被燕军围住了,城外发生了什么他不清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