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108节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10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明黄色的军旗缓缓升起,旌布随风展开,暗黑色的“汉”字展露形状。

“我们胜了!”隋文安大喊一声,他拄着带伤的腿吃力地站起,拖着一具尸体,他抱着旗杆挥舞。

一支木箭射来,隋文安听到背后的尸体被穿透的声音,他越发大力摇旗,鼓足气喊:“匈奴败了!大汉胜了!”

“匈奴败了,夺旗了!”不远处的乌孙兵用乌孙话呐喊。

功曹匆匆一扫,低头记下一笔。

接连几个人从身上踩过,继而又被反攻的匈奴兵杀得退回来,一股鲜血溅落下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具沉重的尸体。隋文安被砸得反弹一下,嘴角涌出暗色的血痕,昏迷中的人转醒。

视野中的血红色淡去了一些,隋文安怔怔地望着变色的天空,消失的听觉又回来了,他一动不动地听着兵器相撞的铮铮声、嘶声力竭的呐喊、以及刀斧刺破皮肉的闷响、鲜血涌出的水滴声。

最后一角视线被新鲜的尸体掩埋,隋文安闻着浓郁的血味,他变得格外平静,濒死状态下,这时他突感轻松,死在这个不被人认识的荒野,不用面对罪恶的过去,这是对他的赦免。

两军交战陷入了疲态,振奋人心的战鼓咚咚敲响,鼓声跟心跳连在一起,一大波羽箭落下,战场上又倒一片人。

一支抄远道埋伏的乌孙兵在斩杀溃散四逃的匈奴兵之后从东北方向奔来,嘹亮的号角声,震响大地的马蹄声,这是一股极有力的强心剂,疲累的乌孙大军瞬间来了精神,嚎叫着提刀砍向陷入慌乱中的匈奴。

嘶鸣的战马,沸反盈天的厮杀声,远处的战鼓一声比一声急促,赵西平躲在石头后面呼哧呼哧喘气,他抹去脸上的汗,满手的血映入眼底,或许是别人的血,毕竟他感受不到疼。

发紧发晕的头脑逐渐清明,赵西平数了数箭筒的箭,手指捻过最后两支刻有痕迹的箭杆,他探出身看向下方的战场,尸山血海不为过,狼烟四起,混着弥漫的尘沙,天地变色。

发颤的手臂抽出两支箭簇,羽箭上弩,凌厉的破空声飞速落在挥刀的匈奴骑兵身上,被踢下马的乌孙将领得以喘息,迅速补上一刀,将人拽下后翻身上马。

远处记录战功的功曹飞速在木板上添上一笔,目光望向攻向匈奴将旗的一波士卒。

战场上有四大军功,先登、破阵、斩将、夺旗。隋文安以流浪商人的身份半道跟着汉使混入乌孙的军队来到战场,他目的明确,就是为了立功。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解,想要挣下不被人抢夺的军功,唯有夺旗能勉力一试。

此时,扑空的汉军正在原路折返,而常校尉率领的五万乌孙大军抄道北上,行军半月,追上了拔营逃跑的匈奴军队。

晴朗的天空下,厮杀声震天响,乌孙的军队截断了匈奴撤退的后路,匈奴骑兵奋起厮杀,试图撕破包围圈杀出去。

赵西平立在骆驼上,他混在乌孙的骑兵里,身披甲胄,手持弓弩射杀面目狰狞的匈奴骑兵。周围的人不断倒下,贫瘠的沙土被鲜血染透,绝望的哀嚎声掩盖在武器相撞的厮杀声里,骆驼被腥甜的血气刺激到,它乱了步子,后蹄乱蹬,有人靠近就奋力踹去,一口锋利的牙齿撕咬靠近的马匹。

赵西平拽紧缰绳,他抽空吹个口哨,膝盖轻拍骆驼的肚子,然而骆驼已经失控,往日温顺的骆驼不再听令,横冲直撞四处乱跑。

赵西平匆忙观察一番,他俯下身贴着骆驼的驼峰避开砍来的军刀,抬眼间看见一张汉人的脸,脸被划破,鲜血淋漓,眼中的狠意惊到他。来不及多想,他脚勾着缰绳扭身拉开弓弩,下一瞬,翻坐在隋文安身上的匈奴后背中箭,砍下去的刀失了力道,劈在地上。

“大人好。”

院子里盘坐的军士纷纷起身见礼。

常校尉压了下手,侍从搬来矮榻和篾席,常校尉脱鞋坐上去,他让功曹将归纳的战功卷拿来,边看边问:“说说,要禀报什么事?”

功曹坐在下首,他拱手说:“夺旗的那个流浪商人这两天找我说想用战功为一个好友的族人脱奴籍,他所说的罪奴正在敦煌郡服刑,是四年前腰斩的江陵郡守隋九山的族人。”

赵西平听到“隋”这个字浑身一震,又是敦煌又姓隋,他猜出那个夺旗人的身份。

“嗯,我没去。”赵西平拿个草团坐过去,问:“你们可知道什么时候回去?我想回去了。”

“一个大男人还念家?”有人笑。

赵西平也笑了下,没反驳,他的确想家了,想隋玉了,再也不想打仗了。

“估计再有两三天就要回京,再晚了路上就冷了。”功曹出声,他望向赵西平,说:“你这趟来的巧,跟我们来乌孙立功了,若是跟着十五万大军可没有这等好事。”

赵西平摸着下巴思索,打听道:“大概能得什么封赏?”

“等等,带你去个好地方。”距他两步远的军士拉住人,说:“从战场上下来是不是夜夜惊醒?哥几个带你去放松放松。”

赵西平沉默,跟着他们继续走。

恰逢大军得胜归来,夜晚的集市上还热闹的紧,街上走动着不少人,赵西平看见叫卖的汉商,商人不愧叫做游食之人,为了发财哪里都敢来。

走过街市,为首的人带头拐进一处黑暗的巷道,走出巷道,胡琴和琵琶声闯进耳畔,一处民房里传出歌女的歌声,歌声里掺杂着推杯换盏的杂音。

赵西平反应过来他们是要去哪里,他止步说:“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事,先回去了。”

走出宫门,他回望灯火辉煌的王宫,夜风从黑暗的巷道吹来,裹挟着隐隐约约的哭声和笑声。

“赵兄弟,去街上逛逛?”同行的军士相邀。

赵西平思索了下,抬脚跟过去,说:“也好,吃撑了,回去也睡不着。”

乌孙南接沙漠,夏日的夜风与白日相比要清凉许多,室外又比室内凉爽,不少百姓走出家门坐在树下乘凉,或是卷着篾席铺在地上,一家老小躺在家门外的空地上睡觉。

赵西平等人路过,闲聊的百姓看过来,有人认出他们长着汉人的面孔,用拗口的汉话问:“你们从、从战场下来?”

天色转暗,大军回拢,堆满死尸的战场上火光四起。打扫战场的人举着火把清点两方的伤亡人数,火头军在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埋锅做饭,随军大夫四处走动,给伤兵止血清创正骨。

轮到赵西平,他撕下袖子让大夫给他的刀伤敷药,身披甲胄,甲胄覆盖的地方没有箭伤刀伤。

“赵夫长,过来一下。”常校尉的属官过来找人,说:“我们带来的人不多,你过来帮忙整理一下后续的事,伤势不重吧?”

“不影响什么。”赵西平走过去。

第116章 出言相帮

老秃又坐一会儿,等他们吃得差不多了,他开口问:“这消息可准?若是可靠我可就说出去了。”

“从西边过来的胡商传来的消息,应该是八九不离十。”年长的客商朝隋玉挥手,“老板娘,可有蒜?给我来几瓣。”

“蒜苗都长出来了,哪里还有蒜。”隋玉走到墙角翻了翻,说:“倒是还有几瓣,已经出芽了,还吃不吃?”

“拿过来。”

隋玉送过去,打听道:“大伯,您可晓得领兵的将军是谁?”

战鼓的鼓点一变,闻声的人纷纷看向将旗飘荡的方向,匈奴的将旗换成汉军的旌旗,匈奴败了!

匈奴士气大减,乌孙大军士气高涨,战场上的形式彻底扭转。

赵西平立在马上看见高地上移动的弓箭手,他立马调转马头奔去,同时放箭威吓,但还是晚了一步,眼睁睁看着破空的箭簇射向抱旗的兵卒。

破空声靠近,隋文安这才发现从侧面飞来的木箭,带伤的右腿一颤,他斜着身子歪下去,一个错身,朝脖颈射来的木箭射中肩头,箭头和肩骨相击,他听到让人牙酸的锯木声。

赵西平赶到,一箭射杀守旗的弓箭手,后有常校尉带来的汉军赶来,他调转马头去清理溃逃的匈奴骑兵。

堆砌的尸山翻动,摞在上面的尸体滚落,一具蠕动的血人从缝隙里爬了出来。隋文安抓着死人的衣角擦去脸上的血,碰到翻滚的血肉他疼得打个哆嗦,都忘了脸上还有个刀伤了。

视线变得清明,隋文安发现匈奴乱了阵脚,一路兵马向西逃去,乌孙大军紧追而上,更多的人陷入癫狂之中,被鲜血刺激得迷了神志,成了屠戮的战刀,一心想着追敌杀敌。他扭头看向垂落的将旗,两股人还在搏杀,很快就要分出胜负。

隋文安捡起一支明黄色的战旗压在身下,他拖着一具尸体摞在背上,一手捡起弯刀,一手拽着死尸的胳膊,匍匐着向上爬。

一个乌孙兵持枪一个横扫劈断匈奴人的将旗,来不及欢呼,不远处飞来一支木箭刺进他的脖子里。

隋文安抬头望一眼,他换个方向爬,捡起倒在地上的青黑色将旗,暴力撕破,再将压在身下磨破的明黄色军旗绑上去。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兵卒不在少数,先仆后继攻向将旗竖立的方向,一波波倒下,后来的人踩着地上歪倒的尸体一步步前进。

砍死一个守旗人,隋文安甩掉淌到手上的血,血水黏且滑,不利他挥刀斩敌,他垂手抹血,利索地脱下身上的单衣捆住右臂上狰狞的刀伤,从地上扯起一具温热的尸体捆在背上,他孤注一掷的继续搏杀。

军刀砍断,大腿中箭,隋文安几乎力竭,他听见自己粗重的呼气声,听见皮肉下哐哐的心跳,滴落的血水在视线中变得模糊,周围的厮杀声远去。他抬眼望去,人、狼烟、大地、远山,所有的一切以极快的速度扭曲变形,血红的天空拉高,“砰”的一声响,人栽倒在地。

功曹轻叹一声,目光挪开,移向又奔上来的夺旗人。

沉重的脚步踩在裸露的胸膛上,站着的人不会考虑倒在地上的人还能不能喘气,倒下了,前人就是后来者的垫脚石。

隋文安掀翻身上的人,他丢下手里豁口的菜刀,捡起落在地上的军刀,朝军旗摇荡的方向杀过去。

第115章 斩将—夺旗

一个匈奴骑兵中箭栽下马,赵西平趁乱抢夺膘肥体壮的战马,地上匈奴的弯刀刺来,他俯身快速从马腹下穿过。弯刀刺到马腿,军马受惊,蹬蹄狠狠踹过去,马蹄正中头颅,匈奴扭断脖子倒地吐血。

受惊的战马飞奔,赵西平拽着缰绳两腿快速疾奔,背负弓弩,手握锋利的军刀,借着战马的掩护,一路收割人头。持刀的手臂在击杀下变得酸软,腿脚也跟不上战马飞奔的速度,浴血的男人几乎是被狂奔的惊马拖着走。

一支羽箭从半空中落下,刺破长空扎进马腹,战马吃痛嘶鸣,急奔的速度慢了下来。赵西平趁机挣脱手上勒的缰绳,倒地翻滚,避开踢踏的马蹄,拖着倒地的尸体抵挡劈下来的弯刀,又斩杀两名匈奴大兵,他快步跑向不远处的石堆。在呼啸的热风里,急促的喘息让他双眼发晕,持刀的手臂酸疼垂落,艰难爬上石堆,嗓子眼干涩发紧,嘴里涌出腥甜的血味。

“看你们城内的驻军有什么空缺,大概能升千户,若是运道好,武都尉调走或是死了,你能升上去。”

赵西平心里有数了,北边的战事没打起来,都尉怎么都死不了,他多半能当个千户。

“那个夺旗的家伙呢?”一旁的军士问。

说到这事,功曹笑了,摇头说:“这事我得跟校尉禀报,说来好笑……”

“什么事要跟我禀报?”常校尉带着属官走进门。

“来都来了,走什么走。”一个军士拦住他,说:“你在敦煌趴了几年,想来还没见过这等好去处,胡姬妖娆,哥几个带你去见见世面。”

赵西平坚决不肯,他转身走进巷道,边走边说:“我已经成家了,我还急着回去见她,不能做对不起她的事。”

“嘿!真是个愣的。”军士骂一句,见脚步声已经走远,他们骂声扫兴,径直走进民巷。

赵西平一个人在街市上走动,从头走到尾,之后拐道回接待的官邸。

官邸里的人还没睡,之前在宫门前分别的军士见赵西平一个人回来,有人纳闷道:“这么快就回来了?只有你一个人回来?”

走在前面的军士问:“老伯,有什么事吗?”

乌孙老汉叽里呱啦一通,间或夹杂着一两个“人”“回来”之类的字眼,没人听得懂,为首的军士说句告罪,领着一行人走了。

待走远了,为首的军士说:“刚刚那个老汉的儿子也上战场了,他问我们人都回来了吗?他儿子还没回家。”

赵西平恍若又回到那个厮杀的战场,鼻间涌入浓郁的血气,残肢断臂横列,人头马首横陈……不能再想,他重重喘几口气,压下心底泛起的暴戾。

“我想回去休息了。”赵西平止步,“突然觉得累了,不想再逛了。”

赵西平带一队人连夜上山伐木做棺,历时三天,做出五十三口棺木,跟随常校尉从长安出发的丧命军士入棺,抬到山腰落坟掩埋,墓碑朝向东方,英魂望着归路。

斩杀的匈奴由乌孙人负责挖坑焚烧,昔日的战场上浓烟和肉香整整飘了七天,焚烧掩埋殆尽后,乌孙大军带着俘虏踏上回转的路。

从匈奴手里夺得的军马、骆驼驮着伤兵,俘虏跟在后面步行,回程的路比来时多走七天,再次走进乌孙时,已经临近七月。

乌孙王为得胜归来的将士举行庆功宴,赵西平作为为数不多的汉军中的一员,他有幸在王宫里走了一遭,走动的过程中,他认真打量王宫里的一切,打算回去了讲给隋玉听。

夜幕落下,宴席进入尾声,赵西平跟着一众将士走出王宫。他作为一个无名小卒,坐在席位没什么人搭理,一晚上只用敞开肚皮吃吃喝喝。

“这倒不清楚,再等等,过不了几日,消息就会传过来。”客商抬眼看她,他打量一番,轻佻道:“仰慕领兵的将军?还是是老相识?”

隋玉明白他是误会了,她敛了笑,退回到炉子后面,说:“我男人跟着常校尉西征去了,我不清楚他在哪路大军里。”

客商一改之前的轻佻,正色道:“是我冒犯了,小阿嫂多等几日就有消息了。”

结账的时候,客商多给一把铜子,算是赔礼。

如客商所说,随着胡商入城,战场上的消息迅速传进千家万户。隋玉开门做生意,每日都能从客人嘴里听到新鲜的消息,她也打听到我方领兵的将军不姓常,此次出兵的除了我朝,还有乌孙的大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