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一百六十章:新州合作议案

第一百六十章:新州合作议案(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没有接连的海上惨败,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如此多的武器装备。

第2部分是经济方面的合作。

李2要求波斯开放海湾附近的港口,让大唐的商船自由停靠,并允许大唐在巴士拉到波斯与天竺沿海设立补给港。

6地上,波斯人要保证境内的丝路畅通,不能阻碍大唐的商品通过丝路向西的运输和交易。

作为回报,大唐将稳定的向波斯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药物和其他战争必须的商品,支持波斯与大食人作战。

那可是足够装备十多万人的武器,拿来回炉太过可惜,李2只好将它们封存,以备不时之需。

邹浩然觉得火器部队在未来几年内就会成为战场上的主力,留着那么多冷兵器完全没必要,还要花钱养护,得不偿失。

波斯人正好因为长期战争的损失导致装备供给困难,那些装备正好可以用来从波斯人手中换取金银商品。

波斯人得到大量装备,可以武装更多的部队抵御大食人,大唐清理掉那些老旧装备,可以得到大量的财富和商品,双方谁都不吃亏。

大唐1出手就是十万人的装备,阿巴斯叔侄3人有些吓到了。

别的不说,只要大唐那堪称恐怖的岭南水师截断他们与天竺等地的海上交通,波斯的覆灭便指日可待了。

相反,和大唐合作,就算明知是饮鸩止渴,他们也必须接受大唐的条件。

与大唐的合作兴许不会对波斯面临的危险局面有多大的作用,但是短期内绝不会有更坏的结果了。

阿巴斯的叔叔库伦佐希望去长安朝见李世民,争取更多些的援助。

邹浩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简单总结1下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怎么都好说,1起做个生意搞个交流什么的没问题,1但涉及到自身的根本利益,绝对是寸步不让。

不服就打到你服气。

两次海上的惨败已经让阿巴斯家族明白,他们没有能力再占据香料群岛,大唐不会给他们反扑的机会。

波斯面临的局势很危险,大食人强势崛起,波斯的生存空间接连被压缩,已经到了很危险的时刻。

他们需要的是1个强有力的外援,虽然这个外援刚刚断掉了波斯最重要的军费来源,但大唐伸出援手,波斯国王绝对不会拒绝,阿巴斯家族也不能拒绝。

尽管邹浩然不相信他能抵得上价值上百万贯的货物,但阿巴斯的态度让他非常满意。

送走船队,邹浩然才开始处理那些被俘的天竺人。

天竺人的脑回路十分清奇,被俘的天竺将领居然在见到邹浩然的第1时间就向他发出了威胁。

他们扬言要邹浩然送他们回去,并赔偿他们的损失,否则他们的王会带领千军万马踏平大唐。

邹浩然很无语,当时就把他们扔去挖矿了。

不到4十天,上百艘大小船只就进了新州港。

邹浩然没有耽搁时间,趁着季风还没有转向,立刻安排货物转船起航。

这几年,岭南的造船能力提升了很多,到贞观7年8月上旬,下水的海船吨位就超过了7千吨。

听起来不多,还比不上后世的1条内河驳船,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夸张了。

当然,邹浩然造这些船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造船工人,以及满足岭南近期的海贸、渔业和运输需求,船厂再开工的新海船就是5百吨起步了。

他们不能光杆着回去,那样不好给家族和波斯国王交代。

邹浩然不太想放这些战俘回去。

这些战俘都是经验丰富的水手,拿来就可以用,放回去太可惜了。

不过他斟酌再3,还是答应了放人,甚至连他们叔侄3人和俘虏的赎金都没要,反而是将4艘修好的波斯战船也给了他们。

第1次合作嘛,诚意要给足了,反正日后连本带利要收回来的。

人口是1个国家的基础,但得看是什么情况,波斯内部的人口包含了太多的不同族群,安定的时候,这些人口是兵员、税收的来源,很宝贵,但是波斯现在风雨飘摇,1些族群本就不满波斯的上层统治,朝秦暮楚,与大食人勾勾搭搭的不在少数。

他们对波斯而言是不安定因素,对大唐,尤其是对岭南而言则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双方就劳务输出的问题1拍即合,阿巴斯3人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向岭南输出人口的条件。

邹浩然给他们的条件也很优惠,劳动力可以抵扣货款。

他不会去搞万人唾弃的奴隶贸易,真的只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已。

第1百6十章:

天下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李2也好,邹浩然也罢,连朝廷诸公也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大唐与后世的王朝不同。

不,应该说唐玄宗之前的所有统治者和统治集团都很实际,没什么天朝上国的自觉,也不怎么追求面子上的东西。

李2还是要些脸皮的,并没有提到大唐商队和船队过境的税务问题,这1点让阿巴斯几人心里舒服了不少。

至少从这1点上看,大唐是真的把波斯当成了合作伙伴,而不是当成了砧板上的肉。

第3部分就是劳务输出了。

大唐的人口不算少,但绝对是不够用的,尤其是岭南及其缺乏劳动力。

波斯治下的人口可不少,足有34千万之多。

虽然唐军的装备可能和波斯军队的作战方式不太匹配,但那可是可以装备十几万人的装备呀!

大唐说给就给了?

就算是要用金银货物来交换,这也太夸张了吧?

大唐到底有多强大才会如此轻易送出如此大规模的武器装备?

他们看到装备清单的时候,先是不敢相信,再3向邹浩然确认清单上装备的真实性后,他们甚至觉得很是庆幸。

因为他不想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影响到自己的计划,与波斯前期合作的利益对于失去了大量内部市场的岭南太重要了,世家门阀的手太长,不能让他们把手伸到波斯去。

他和李2扯皮了几天,又询问了阿巴斯叔侄3人波斯现在的情况,敲定了1份援助计划。

援助主要分为3部分。

第1是再武器装备上的援助。

自从高炉炼钢出现,大唐的钢铁产量就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邹浩然搞出水力锻锤等机械之后,冷兵器的生产成本急速降低,产量爆发式增长,突厥之战后,李2给十6卫等精锐部队进行了全面换装,那些换下来的刀枪、战甲之类的装备堆在仓库里吃灰,太可惜了。

这是1种两权相较的单选题,没有第3个选项。

阿巴斯不是那种头脑简单的单纯将领,他的兄长和叔父也不是,站的高了,他们看到的自然就多了。

阿巴斯叔侄3人简单沟通了1下,就答应了邹浩然的条件。

没办法,他们没得选。

不管大唐皇帝对他们抱着怎么样的居心,香料群岛夺回无望的局面下,绝对不能让大唐成为他们的敌人。

3哥的搞笑天赋真是穿越千年依然得到了完美的继承啊!

到底是谁给了他们如此的勇气呢?

邹浩然不能理解。

造船需要慢慢的积累,他有排水量超过4千吨的帆船全套图纸,问题是大唐现在造的出来吗?

新下水的海船加上俘获休整过的那些波斯、天竺的船只,以及十几艘硬帆船和护航的水师战船,组成了1支拥有上百艘船的大船队。

船队上载满了武器装备、商品货物,岭南的海贸终于重新起航了。

中秋前夕,船队出发了。

阿巴斯并没有离开,自愿留下当人质。

阿巴斯十分高兴,带着叔叔库伦佐到新州附近去采购商品。

他们不能只带武器装备回去,也要趁机会回点血,邹浩然很大方的同意给他们赊账,货款等运送武器装备的船队回来时1起带回来便是。

他相信阿巴斯家族不敢拖欠自己的货款。

阿巴斯的兄长则是接手了那些俘虏,让俘虏们回到船上训练,以保正他们在押送那些武器装备时的安全。

李2的行动很迅速,协议1签订,大量的武器装备便直接上了船,给岭南发货。

不过他相信,以中州的文化同化能力,只要1两代人的时间,那些输入的劳动力就会在岭南扎根,成为大唐治下的1个新的族群。

还是那个问题,这时候的人并没有明确的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中外都1样,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发生在这个时期1点也不奇怪。

邹浩然与阿巴斯家族代表大唐和波斯签订的这份协议被后世称为新州合作议案,成为了大唐日后对外方式和态度的1个重要参考。

当然,这是后话,阿巴斯叔侄3人在协议签订之后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他们没有再提去朝见大唐皇帝的事情,转而不停地催促邹浩然释放波斯战俘。

好比李2那个天可汗的称号,丝毫不会影响他对外征服的雄心壮志。

说两句好话就想在大唐身上占便宜?

别说是门,连窗户都没有!

该打你的时候绝对不带犹豫的。

邹浩然也1样,继承了后世人的那种近乎直白的对外思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