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武器

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武器(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十名技术人员开始了对样枪的性能测试,清脆的枪声在靶场上此起彼伏。

“这些武器是你新造出来的?”

邹浩然正拿着望远镜观察射击的情况,身边突然想起1个声音。

他回头,见是冉闵,有些惊异道:“天王出关了?”

第1批样枪1共有十支,每两支1组,每1组都有细微的差别。

来到靶场,邹浩然先看了看样枪的工艺。

很不错,和旧枪那种粗放的风格完全不同,尽管是赶时间做出来的样枪,但无论是枪机、枪管这些关键部件,还是核桃木的枪托,工艺都要细致的多,手感和不错。

有个老头说过武器的颜值就是战斗力,样枪的颜值很高,修长简洁,比旧枪那种扛着个大肚子的模样相比,新枪更像是个清秀的年轻人。

“咔咔......”

最后是膛线缠距地问题。

原来的纸壳弹使用的是圆头弹丸,对缠距地要求不高,新子弹的弹头锥度变化很大,膛压也大幅度提高了,如果膛线的缠距不合适,说不定会出现炸膛的时候,必须重新调整。

新枪和弹药遇到的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可以总结为4个字:强行上马。

邹浩然现在的条件的确可以批量生成更为先进的武器了,问题是他手下的那些技术人员都是在照本宣科,几乎没有什么自主创造力,本土的人员很难完成各种技术条件的整合,邹浩然是在强行拔高岭南的技术水平。

这样做1定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可邹浩然必须这样做,就想当年他强行跳过前装滑膛步枪而直接上后装线膛枪1样。

之前的颗粒火药是按照纸质弹壳的标准设计的,并不适用于金属弹壳定装弹。

为了找到合适的发射药配比和生产工艺,十几个百家门人和军工厂的技术人员将邹浩然提供的上百种方案全都实验了1遍,最后也没找到1个合适的,只好邹浩然亲自动手,用了1个多月时间才解决问题。

最后就是子弹底火的问题。

纸壳子弹上的底火并不能直接照搬到金属弹壳定装弹上,需要改型和改变灵敏度,狮山后面的实验室炸了好几次才搞定新的底火,期间有十几个百家门和道门的研究人员受伤,还毁掉了两间实验室,可谓是损失惨重。

好在最后造出的子弹成品还算让邹浩然满意。

他经历的困扰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之所以变得性情孤僻古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困扰。

6识过于敏锐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剧烈刺激,还严重影响到了他突破的可能。

1听说皇甫多宝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心中升起了1种渴望。

邹浩然并不太了解皇甫多宝的情况,不过2人谈起过服下金珠之后身体产生的变化如何应对,其中就包括6识过于灵敏该如何解决。

冉闵采取的方式太过简单粗暴,封闭6识治标不治本。

“很好,这种新枪已经可以威胁到大部分修士了,你每次都会给本王带来惊喜。”

冉闵说道:“本王此来是想问问天涯海角的情况,你可否告知?”

邹浩然笑道:“您客气了,咱们找个安静些的地方。”

他让王洛和百里兴业记录测试情况,与冉闵来到了靶场前面的1处营房当中。

“我这次去到天涯海角,遇到了两个与您情况差不多的人物。”

第1百9十5章:

军工厂和机加工厂这几年1直在生产栓动步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养出了大批的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

让军工厂和机加工厂虽然完成了动力源和机床的升级,但直接上跟复杂的武器不太现实,可是让他们沿着栓动步枪这条技术路线进行有限的升级改造还是很容易的,生产线甚至都不需要做大的改造便可以进行新步枪的生产。

事实上,新步枪最难的技术不在步枪本身,而在于枪弹的生产制造,制造金属弹壳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即便是有拉伸机、冲压机,弹壳的制造依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首先就是弹壳原材料的问题。

上次出发去天涯海角的时候,冉闵便闭关了,1直没有露面。

冉闵微微点头:“嗯,心有所悟。”

“恭喜天王更进1步。”

“呵呵,哪里有什么进步,只是想通了1些事情而已。”

冉闵问起新枪的事情,邹浩然讲解了1下。

枪栓拉起来的声音很清脆,可见岭南在钢铁材料上的进步也不小,当然,顺畅的机构动作才是重点,和旧式枪栓那种比青柿子还涩的感觉相比,新枪栓的顺滑让人无比享受。

邹浩然满意的对前来参与测试的人点点头:“样枪看起来不错,试枪吧,早点发现问题,早点改进定型。”

“叭!”

“叭!”

“叭!”

技术这东西在达到1定高度之前你必须保证先进性,不给其他人模仿的机会。

火器公开后,邹浩然还能在岭南逍遥自然,大唐内部也没有因为火器的出现而发生什么大的混乱,便是得益于他刻意铸成的技术壁垒。

其他人即便是造出初级的火器又怎么样?他随时可以让对手尝尝什么叫做技术代差带来的碾压。

如今他要进1步拉高这道技术壁垒,因为他以前是面对世家门阀的打压,现在他可能还要面临来自李2的打压,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啊!

好歹是把子弹和样枪做出来了,邹浩然要试试新武器的性能。

有了新的弹药,新的步枪才得以最终开始试生产,还要邹浩然亲自检验过第1批样枪,给出改进意见才能考虑定型生产的事情。

新枪最大的变化在3处,1是枪机,2是弹仓,3是膛线缠距。

枪机没什么好说的,经典的毛瑟71的设计,只要加工技术到位,控制好公差,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弹仓的问题不大,子弹变大了,为了快速定型生产新枪,弹仓的容量不得已减少了1发,成了两发的固定弹仓,但邹浩然并没有改变大体的内置弹仓结构,为的就是延续原有的设计。

等到技术到达要求,原有的武器生产线立刻就可以改成标准的5发弹仓,而不需要过更多的调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

皇甫多宝的办法就实用多了,只是要做到,需要了解很多科学知识。

比如要规避掉声响带来的刺激,就要理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通过调整耳蜗听骨的结构便可以调节听到的音量大小。

又比如要规避光线,就要深刻理解光的本质是什么,对应的调整自己的视神经,或是借助物理手段来削弱强光的刺激。

邹浩然说起那次的见闻,没有任何的隐瞒。

以冉闵的性格和身份地位,那些事情也没必要瞒他什么。

冉闵听说世界上还有和自己1样的人,浑浊的眼睛中出现了久违的光芒。

“你是说那个皇甫多宝并没有封闭自己的6识也可以正常的生活?”

他不太关心皇甫多宝和那个邪教头子实力有多强,而是关心该如何避免6识过于敏锐带来的麻烦。

大唐可没有电解铜的技术,铜料本身的纯度不够,似的铜料的性能与实际的需求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邹浩然不得已只好加后弹壳的厚度,不过这样1来会造成弹药的重量过大、子弹装药量减少影响弹药威力等问题。

为了保证子弹威力,又不得不加长药筒的长度和直径,使得子弹的实际重量比原设计超标百分之十5,对士兵的携弹量是个很大考验。

战场上,士兵身上多1斤的负重都会影响到部队的作战效率。

其次是发射药本身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