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二百六十八章:北征伊始

第二百六十八章:北征伊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高建武在贞观十2年6月又派来了使者递交国书,请求李2允许他们派人到大唐学习,李2没当回事,随口就同意了。

李2的1时大意可是惹出了大麻烦,高建武1下子派来大唐两千多人的留学团,负责接纳留学生的国子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在很长1段时间里因为缺少人手,疏忽了对沟里留学生的监管,等到国子监回过神来,有3百多个沟里留学生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2震怒,下令必须把这些人找出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3百多个外国留学生在大唐失踪,那可是把大唐的脸给丢尽了。

可百骑司、长安万年两县的府衙和十6卫几千人找了半个月也没有找到哪怕1个失踪的人。

军事上的准备只是其1,他们对大唐的态度才叫1个卑躬屈膝。

贞观十1年,就在西突厥被李2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之后,高建武就很不要脸的给大唐递交了国书,自称要认大唐太上皇为父,并请求大唐朝廷恢复对沟里王的册封,沟里自愿成为大唐的属国,企图以最卑微姿态来占据道德高地,让李2动手前考虑1下影响。

我都是你的属国了,你总不能来打我了吧?

高建武的国书可是把李2恶心的够呛,当即把国书撕的粉碎,大骂高建武不要脸。

“还想做朕的异姓兄弟,真是马不知脸长!”

李21开始是不愿意给沟里人完成这条防线的机会的。因为这条防线会对将来大唐的作战计划增加很大的难度。

但是看到大唐从这条防线上赚取到了大量的好处,又大量消耗了沟里的国力,搞得沟里百姓怨声载道,他默许了邹浩然和世家人的“资敌”行为。

加之大唐的军队的火器化推进的比较顺利,这条千里防线的作用越来越小,李2便彻底不管防线的建立了。

他自信以大唐的强大国力和军事力量,等到合适的机会,完全有能力1举灭掉这个威胁了中州上百年的敌人。

以高建武、泉盖苏文等为首的沟里高层对大唐灭掉他们的决心心知肚明,眼看着大唐灭掉了颉利、打残了西突厥、吞掉了吐谷浑、把吐蕃折腾的1团乱麻,大唐走遍能打的除了他们几乎都被收拾掉了,面对这种情况要说他们不害怕绝对是假的。

这不划算也不科学,于是他难免就要多跑几趟。

再有就是随着大唐的工业规模越来越大,对橡胶、铜矿和金银、磁铁矿等原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他原料还好说,大唐境内基本上都有,可是橡胶依然还是要依靠皇甫多宝来供应。

邹浩然这些年在岭南、南洋等地种植的橡胶树还要几年才能6续割胶,在此之前他还是要每年不定期的跑美洲进行交易。

不只是要跑美洲交易,他还要负责将1些重型设备和大量的钢轨、水泥、石料送往关中的工业区和各地的工地。

以大唐现有的交通条件,如果没有他那堪称恐怖的运输能力,别说5年完成5大项目,可能连关中的工业区也不能按时完成建设。

李2让李君羡抽调了百骑司过去5年的所有关于外邦人员在长安和关中各地的记录,又让马周和海贸衙门抽调了大量的出入境记录,终于找到了线索,锁定了1个可疑的人。

新任长安令郭淮!

郭淮是清河崔氏的女婿,而清河崔氏是对沟里走私贸易中最大的获益者,要说他与沟里人没有1点关系李2是不信的。

第2百6十8章:

邹浩然答应了皇甫多宝要帮助他在结界内建立起1套基础的工业体系。

哪怕邹浩然很清楚以结界中的自然环境、人口规模和资源限制,根本不可能支撑起1套完整的基础工业,但是他已经答应皇甫多宝就必须兑现承诺。

哪怕只是作为对皇甫多宝辛苦帮自己整理资料的报答他也要完成。

皇甫多宝说过,他剩下的漫长人生里,唯1的执念就是不能看着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所以即便明知结局他也要努力尝试1下。

李2这时候感觉事情不简单了。

大唐的户籍管理不是1般的严,唐人要出远门必须开具路引、随身携带身份文牒,否则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离开自己的户籍地。

失踪的可是3百个够里人,他们哪里来的路引和身份文牒?

要说3百多人在长安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

除非是这些人早有预谋且有在长安有着很大权利的人配合,他们才有可能躲过盘查。

皇帝很生气,但是朝堂上不开眼的人很多,居然有人跳出来劝皇帝接受高建武的请求。

他们给出的理由看起来很高大上,说什么大唐乃是天朝上国,自当给北方的蛮夷1个体会上国威严气象的机会云云。

李2气的直接把上书的几个家伙发配到蜀中去挖矿,又把沟里的使者1通骂,觉得还不够消气,直接派了内侍到高建武的王国指着鼻子骂了1通才消气。

李2深知沟里就是1条阴毒的野狼,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化解战争可能的机会。

不过高建武够不要脸,他还真不好不管不顾,答应了恢复对沟里王的册封,还答应了增加对沟里的盐铁出口量。

他们深知以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都无法在正面战场上战胜大唐,唯1的办法就是效仿之前对付大隋那样,用北方的寒冬耗死大唐。

于是修建庞大的防御体系来与大唐打消耗战就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应对办法。

沟里境内不仅仅是修筑了边境庞大的防线,各地更是加强了城池的防护等级,安市城等重要城池的城墙都修到2十米好了,比长安的城墙还要夸张。他们还在国内的各个交通要道上修建了大批的堡垒、永固工事等设施。

高建武听从了泉盖苏文的建议,在农奴制上进行了松绑,使得大批的自由民涌入到了各地的防御工事附近搞屯田,为各地的军队提供大量的粮食物资,增强各地军队的守城能力。

可以说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高建武等人不惜工本的把沟里变成了1个铁王8、1个大刺猬。

他之所以愿意充当肉身运输车的原因比较复杂。

1来是他的确有加快大唐各项工程建设的想法,不愿意因为交通因素的制约拖慢自己的计划,2来是李2已经有些憋不住想要再次对周边出手了。

高建武如同历史上那样,自贞观十3年开始下臭棋,在大凌河北岸修建规模浩大的防御工事。

这条防御工事全长超过了1千两百里,几乎覆盖了两国边境地区所有的关键节点。

因为有了邹浩然私下授意和世家人在边境榷场之外大搞走私贸易,沟里人得到了远比历史上多的多的建筑原料和便利,工事的修建速度和防护等级非常惊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邹浩然会把自己放到他的位置上去做1下比较,他发现自己与皇甫多宝在本质上是同1种人,拥有着同样的执念。

回家已成奢望,他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记,等到生命的最后1刻再回首时,他们可以确定自己的1生并非碌碌无为,而是充满了精彩的。

随身空间的容积已经大到了只要两3趟就可以把皇甫多宝需要的原料、机械、设备运过去,邹浩然没有必要经常往天涯海角跑,他也答应过皇甫多宝尽量不去打扰。

但是建立1套基础工业需要的东西太多太杂了,况且岭南自身的生产规模有限,还要支持关中的工业体系的重建,自身也在快速的扩张,能留给皇甫多宝的产能真的没多少。

很多机械设备和原料就堆在巨大的仓库里,邹浩然可不会让这些东西在那里1直吃灰,等到全都准备好了再转运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