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二百七十章:你必须娶武家女

第二百七十章:你必须娶武家女(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可后半段话是什么鬼?

你1个老丈人给自己女婿介绍女人合适吗?

想到这里,他突然心里1咯噔。

卧槽,怎么把这位姑奶奶给忘了!

“陛下,武士彟没了?什么时候的事情,臣怎么没有收到消息?”

邹浩然回到长安势必要带1批人手回去,而这些人手正好是在岭南经过了锻炼,熟知那些新事物并有相关办事经验的人。

李2很需要这样1批懂行的人进入大唐的官员系统,来解决那些不好处理的新情况。

长孙无忌、房杜等老1辈的人用不了多少年就会退下来,大唐需要尽快培养出1大批合格的人才填补老1辈退休后留下的空缺,李2可不想把这些空缺继续留给世家人。

目前来看,只有邹浩然适合去做这件事。

最后1个原因就是邹浩然和整个知行学派已经来到明面上,开始了与3大家和各方势力的正面对垒,他必须在长安这个大唐的中心保持存在,只有他在长安知行学派才有理由和借口在长安这个战场上攻伐,向整个大唐扩张。

邹浩然长期不在长安,纵使他做出的成绩再好再大,也难以辐射到大唐的其他地方,这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

其次就是他现在留在岭南没什么,李2可以完全信任他,可李2这人说好听点是雄才大略,手腕强硬,说不好听的就是生性凉薄,性格极端多变,如果老老李和长孙皇后离世,李2必然会同历史上那样放飞自我。

别看老老李和长孙皇后现在的身体倍儿棒,可岁月不饶人,谁也不敢保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不会出现意外。

李2需要1根新的紧箍咒,那就是邹浩然,只有他可以在两位重要人物出现问题时给李2降降温,让朝廷倾向于知行学派的方针延续下去。

另外他回去也相当于给李2吃1颗定心丸,省得有心人1挑拨李2就睡不着觉了。同时他回了长安才能随时掌握朝廷的动向,保证岭南的顺利发展。

他是真担心李2提前嗝屁,到时候大唐必定会乱成1锅粥。

李承乾还没有历练出来,威望手段欠火候,恐怕压不住局面。

“陛下,您说话能不能别大喘气?臣快让您吓死了!”

邹浩然顺了1口气,思考起他的话。

长安他必定是要回去的,北归之事1直在他的计划之中。

1开始谁都没注意到他们的行为,直到贞观十3年,兵部负责清库库存老旧装备的白手套在吐蕃发现了有人向吐蕃走私唐军的制式武器装备,把这个消息传到兵部,兵部派人1查就查到了老武的头上。

李2气的当即把老武的公爵给降成了侯爵,也没有重罚武家兄弟,算是给了太上皇1个面子。

哪曾想武家兄弟竟然变本加厉,又通过关系搞到了炼铁的许可,大批往安南、吐蕃走私钢铁,还在利州官道上设卡收税,这这事情被人捅到了刑部,李2这次下了狠心,直接把两人送到陈仓去挖煤了,还把老武的爵位1降到底,并处以罚款,解除所有职务。

老武被两个坑爹的家伙气的1病不起,终于在上月月初驾鹤西去,留下了杨氏和3个女儿以及几个孙子。

他去世前担心老婆儿孙受苦,就给太上皇去信请求庇护。

第2百7十章:

邹浩然问道:“陛下,朝中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臣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是吐火罗的战事不顺?还是太上皇他老人家......”

李2连连摇头道:“别乱说话,朝中无事,是朕的问题。”

邹浩然心中1惊,不会是老李命不久矣,要嗝屁托孤了吧?

邹浩然记得老武娶了杨氏之后就疏远了百家门,自己也没有多关注过他,只记得老武身体不太好,滕焦给他治过病,躲过了命中死阶,后来做了两任工部尚书就退休了。自己与老武只见过两3面而已,武家和百家门的香火情早就尽了,老武临终怎么又找上自己了?

李2说道:“这是说起来话长,朕简单说说。”

原来老武在贞观十1年退休之后就带着家人回来利州养老,以他丰厚的身价和多年为官攒下的人脉,头上还顶着个国公的爵位,儿女双全子孙满堂,按说过个幸福晚年1点问题没有。

可再雄厚的家底也挡住出败家子,而武家1下子就出了两个超级败家子。

武元庆和武元爽哥俩那是什么事情都敢做的,他们刚到利州的时候,老武还领着个利州都督的头衔,哥俩在外赌博欠下巨债不敢喝老武说,竟然打起了倒卖军需的主意,私下里用老武的都督大印从利州折冲府和设立在山南西道的兵部器械库弄出了数千件装备偷偷卖给了吐蕃人。

只不过因为安全和前几年大唐内部争斗白热化的问题,他没有冒险北归。

而现在阻碍他北归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他的家事。

两个老婆都有了身孕,这时候他回长安肯定不合适。

李2明白他的担心,说道:“丽淑与春晓有孕在身,远行不便,便留在岭南好好修养,你先去长安,正好上月武士彟临终前向太上皇请求让你照顾他的家人,他家2女朕见过,容貌无双,性格也好,与你做平妻,也算了了武士彟与你百家门的尘缘,你看如何?”

邹浩然听他的前半段话还没觉得有什么,只是认为李2有些太过急切了些。

第3就是李2这次亲自来请他北归的原因。

他虽然来大唐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带给大唐的新事物真的不少,无论是技术上、观念上、军事上还是经济文化,大唐的1切都受到了新事物的冲击,出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变化。

这就导致朝堂上那些原本是为传统统治体系服务的官员在面对新的变化时有些无从下手,有些能力差的官员干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1些事情。

不是说这些旧体系的官员能力就差,而是他们无法理解那些新事物引发的新变化背后的逻辑,办起事来难免糊里糊涂。

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跟马周似的,熟悉工业生产与经济,甚至还懂1些技术上的东西。

他之所以必须回到长安有几点原因。

首先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不管是推动大唐的变革还是工业化,又或是为了知行学派的发展,还有保证自己的计划顺利实行下去,他都必须回到长安去。

岭南虽然发展的很好,论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都在长安之上,但是岭南远离大唐的中枢,前期的时候闷头高发展还行,可1旦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岭南就显得不那么理想了。

大唐的中心在关中,在洛阳,在河北道河南道,就是不在岭南,岭南发展的再好,如果长期游离在中枢之外,邹浩然也只能偏安1隅罢了,还会引发大唐的南北对立。

说到底,现阶段的大唐是以北方为中心的。

李渊对老臣子还是很照顾的,想到武家和百家门的关系,顺手就把武家人托付给了邹浩然。

面对稀里糊涂成了接盘侠的局面,邹浩然没有办法拒绝,但他有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他问道:“陛下,武家2娘子应该已经出嫁了吧?”

李2摇头:“怎么可能,她要是许了人朕还能与你说?倒是听说武家大女已经成婚,幺女也有婚约在身。”

邹浩然只感觉天雷滚滚向自己袭来......

不能啊,历史上的老李好歹还坚持到了5十多岁,这个世界的老李更是天阶武者,虽然身体带着遗传的风疾之征,肯定活不过那些身体健康的高阶武者,但也不至于不到5十就不行了啊?

何况他早年就开始了养生,少了很多损害身体的坏习惯,应该活的更长才对,毕竟老老李现在还活碰乱跳呢!

李2见他面色复杂,心知他可能想岔了,赶紧解释道:“杜克明今年的身体更差了,房玄龄年纪不小了,经历有些不济,你给大唐带来的改变太多,辅机、戴胄等人难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只靠马周1人,处理那么多事情也是有心无力。”

“所以朕想让你回到长安辅佐朕,知道你惫懒又舍不得岭南的事务,然则朝廷需要你,你可不能继续在外浪荡了。”

邹浩然闻言,悬着心终于放回到了肚子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