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二百七十五章:外号“活财神”

第二百七十五章:外号“活财神”(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他顺势提出了1个庞大的人口迁移计划。

他打算边打仗,边把占领区的沟里普通百姓迁移到大唐人口较少的河北道、山南西道、陇右道和岭南道去,在战线稳定之后,从人口较多的关中、河南府、江南道、河南道向关外占领区迁徙人口。

整个人口迁移计划涉及到的人口数量初步预估不少于4百万。

以大唐现有的交通条件,想要完成数百万人的长途迁移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如何安置这些迁移人口也是1项巨大的工程。

李2让他提出的庞大人口迁移计划震惊的晚上睡不着觉,也不管他睡没睡,大半夜的就来到了务本坊敲门。

百姓有偿给朝廷做工,可以最大限度削弱大唐内部对战争的反对。

地方府衙与朝廷37分账可以在战时保证收税的效率,督促各地府衙尽快完税,同时简单粗暴的分账方式可以在1定程度上打击利用苛捐杂税盘剥百姓的行为。

朝廷只要税款分账,并且明确收税的项目,减少了地方官员中饱私囊的可能。

朝廷可以通过税收控制地方府衙,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通过商税调动起内部大批商人的积极性,可谓是1举多得。

当然,这只是邹浩然个人的想法和推断,具体执行成什么样子,会有怎样的结果,还要看李2与各方势力的谈判结果如何。

邹浩然的想法是1旦开战便要彻底将沟里人解决掉,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多次出兵。大唐现在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而不是时不时来1次大规模的战争。

可想要1鼓作气的吞掉沟里人又不太现实,这就让邹浩然有些难办了。

思考了两天时间,又与皇甫多宝和武照雪沟通了1下,邹浩然认为这场战争1定会延续很长的时间才能彻底击垮沟里人。

这意味着大唐要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即使不全面动员,战争对大唐的影响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这就要求大唐必须做好稳定国内经济的准备。

李2他们可以把北方3国看做是纯粹的敌人,只要敌人没了威胁,3国具体是谁的领土并不重要,在他们眼中北方3国就是1片可有可无苦寒之地而已。

邹浩然则是从骨子里认为只要是大唐打下的土地就该彻底融入到大唐,而不应该放任不管。

观念的不同导致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1样,自然地,他们对待这场战争的心态和准备方式也不同。

邹浩然回去考虑战后的事情,而李2不会,他只要大唐击垮沟里人这个大敌而已,至于战后该如何处理北方打下的土地,他8成会按照习惯设置1两个都护府,更进1步,设施1两个道也就到头来,并不会考虑深度开发经营的问题。

邹浩然再次起草了1份奏疏上呈李2。

邹浩然并没有着急解释人口迁移计划的事情,而是问起他对战时税制的想法。

李2灌了1口茶水,用热毛巾擦把脸,赶走服侍的人才开口道:“朕能有什么看法?你该问那些世家人和地方上的府衙有什么看法。”

“税制是你说改就能改的吗?朕改军制都是小心翼翼,你倒好,1开口就要改税制,你知道这种事情会有多大的阻力吗?”

第2百7十5章:

邹浩然对自己整理的这些资料并不满意,因为那是历史资料,和现实的情况出入极大。

不过有这些资料的提醒,还是可以让他查漏补缺的。

他们的备战主要集中在军事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考虑。

经济、人口、战后的管理、战前和战争中的外交等等方面还没有考虑到。

邹浩然还在想人口迁移计划的细节安排,也没睡呢。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要迁移数百万人口!”

李21见到他就是灵魂1问。

邹浩然见他半夜上门,深知要是不给他解释清楚,自己未来很长1段时间里都过不安生。

“陛下对战时税制的看法如何?”

毕竟动税制要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他可不敢保证能够成功。

为了防止出现太多人反对无法实行战时税制的情况,他还要说服李2和集团的股东拿出这些年获得的大量财富来给这场战争兜底,这样1来即便是战时税制无法推行,战争也能坚持打下去,只不过他们这些人来兜底的话,后续有些事情不太好处理,说不定会培养出1批新的世家门阀,这是邹浩然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不过北方的土地实在太有诱惑力了,邹浩然冒险也要想办法吞下。

在提出战时税制之外,邹浩然还提出了建立1个专门负责占领区治理部门,用来保障占领区的安定。

但是他深知只靠武力是无法彻底解决治安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方式还是要改变占领区的人口结构。

邹浩然在奏疏中提出,在开战之后,大唐要改变现有的经济模式,增强大唐抵御风险和调动内部资源的能力。

办法倒也简单,那就是改变大唐现行的税制,农税方面改租庸调制为单1税制,朝廷不再征发劳役,改为朝廷有偿雇佣百姓参与战争相关的工作,粮食、丝麻、油料等农产品缴税按照单产统1只收两成半,战时废除其他杂税。商税上将原来的2十税1提升为十税1,进出口税调整为十5税2,但同时废除其他所有商业经营中的杂税。

地方府衙收上来的税与朝廷37分账,朝廷国库拿7成,剩下的3成维持地方官府运转。

邹浩然提出的战时税制看似是增加了农户和商户的负担,但是因为废除了无偿的徭役和其他杂税,实际上与原有的税制收取的税款基本持平,并不会增加大唐百姓的负担。

虽然实行战时税制不会明显增加朝廷的收入,但是却可以让朝廷增强对地方府衙的控制能力和对各地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调配能力。

他在奏疏中详细阐述了战前关于大唐内部的资源配置、经济调整等问题,也对战后处置北方占领区的方式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于大唐内部的资源配置,核心就是在未来两到3年时间里,大唐的工业产能要为军工、铁路、电报、造船、道路建设、港口建设为主,在扩产的同时侧重为战争服务的行业,减缓民用工业的投入和增产。

现在的大唐可不是后世的那个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的超级工业体,只是个工业刚刚起步的萌新而已,整体的产能受到了人力资源的严重限制,想要北征胜的干净利落,保证战争果实的完整,就必选集中绝大部分的工业产能支持战争的进行。

经济上,大唐与沟里人的战争不可能速战速决,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两国的体量摆在那里,不算百济和新罗,沟里人口规模也超过了7百万,虽然远不及大唐的3千多万人口,但是以大唐的体量想要彻底吃下沟里也不是1件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即便是大唐完成了军队的火器化也不能1下子就吞掉这个强敌。

这些东西李2他们也许会本能的去做,但是绝对没有邹浩然这种站在上帝视角看的全面,看的清楚。

不是李2这些土著眼界不够开阔,而是他们的在对外战争上的观念与邹浩然有着本质的区别。

李2他们追求的是开机疆拓土,消灭强敌,而邹浩然要考虑的是怎么把打下的地盘彻底吃下,两者之所以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原因也简单,因为李2他们对地缘的理解和领土的理解与邹浩然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李2看来,消灭沟里人是为了消除大唐的心腹大患,防止北方再次出现1个可以威胁到中州的强大国家。

在邹浩然看来,沟里人也好,新罗人、百济人也罢,北方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才是他想要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