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二百八十五章:长洛铁路

第二百八十五章:长洛铁路(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达成了信任基础,2人再沟通起来就自然多了。

李2问邹浩然:“第2和第46战军团放在幽州,你不担心岭南出现变故?”

岭南的两大6战军团放到幽州并不是李2为了限制岭南的军事力量做出的命令,而是邹浩然主动要求的,对此他1直有1些弄不懂。

其他人恨不得把手里的军队攥的死死地,邹浩然倒好,几万精锐火器部队说调到边境防御就调过去了,老巢岭南的兵力1下子少了1大半,他真的不担心自己趁着岭南兵力空虚搞事情吗?

虽然自己并不会真的对岭南下手,但以邹浩然的手段和性格,绝对不会留下如此巨大的破绽。

他们也不愿意不择手段的去做1些事情,但现实往往与预期之间相差甚远,他们不得不考虑到各种意外因素的出现。

别看他们现在再次确认了李承乾的位置,把他当作是2人之间信任的基础,可他们还留足了后手来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

他们虽然有意让李恪和李泰远离的争储的漩涡,但并不代表着完全放弃了他们。

李恪在岭南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官方和民间的管理工作,更是掌握着岭南开发集团相当的权利,只论能力的话不见得比李承乾差多少。

李泰则是在大唐各地游学、授课,对各地的情况十分了解,身上还有雍州牧的身份可以掌握关中大部分的力量,虽然情商低1些,但绝对不是什么草包。

“哈哈哈哈......”

2人以茶代酒碰了1杯,基本打成了未来1段时间的共识——着力培养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最近几年的表现可谓稳重,正是李2所期望的守成之君的好苗子。

李承乾深受知行学派的影响,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由他来延续大唐皇家对于知行学派的支持,正是邹浩然最想看到的结果。

虽然2人早在十5年前就确认了李承乾会成为大唐的第3位皇帝,但那时更多的权衡还是在朝堂的博弈之上。

可随着大唐国力日盛,邹浩然的势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双方的出现了对彼此依靠的大幅度减弱。

尤其是在大量世家豪族被清理,世家门阀与皇帝的矛盾成为朝堂次要矛盾的时候,邹浩然与皇帝之间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自然也就丧失了彼此信任的基础。

这邹浩然试探李2,就是想看看他还有没有继续改变大唐的决心与魄力。

反过来看,李2分给他3成的财富,又何尝不是1种另类的试探呢?

好在试探的结果双方都比较满意。

“嗯,朕有些不明白已经有了钱庄汇通大唐各地的商贸交易,为何还要去建立什么银行?”

“钱庄是钱庄,银行是银行,它们的作用大有不同。”

邹浩然解释道:“钱庄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商贸交易,通过汇票的方式解决长途携带大量金银不便的问题,同时钱庄也通过存贷业务收取1定的利息,增加收益。而银行则不仅仅是钱庄的升级版,它的功能更加全面,作用也更加重要。”

“首先,银行得到铸币权后可以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可以代替金银铜钱作为交易媒介,方便商贸活动。与金银相比,纸币更加轻便,易于携带,这将极大地促进大唐的商业发展。

第2百8十5章:

邹浩然与李2聊这些的目的也简单。

从贞观3年到贞观十8年,十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邹浩然已经从1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人变成了1个看起来年轻,实际上两世加起来快要5十岁的中年人了。

李2也1样,十5年的时间从1个3十来岁的壮年变成了1个近5十岁的中年,从年轻气盛变得圆滑世故,

邹浩然笑道:“陛下认为的力量就只包括军队吗?那可是有些狭隘了。”

李2也笑了:“你可有什么高论?”

“高论不敢当,歪理倒是有1些。”邹浩然说道:“打仗就是打后勤,或者说是打钱,拼的是不只是前线军队的装备、战力,还有支撑战争需要的生产力、高素质的人员等等要素,岭南现在不缺这些,说句不客气的话,您手里的那2十来万火器部队打沟里人没问题,可要打岭南就不够看了。”

邹浩然并不想说太多岭南的事情,解释了几句便把这个话题带过去了。李2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陛下深夜前来是为了银行的事情吧?”

他们在1定程度上还是储君位置最有力的竞争者,只不过只要李承乾不出问题,他们永远只能做备胎而已。

李恪甚至知道自己就是李承乾的备胎,是邹浩然用来防止意外发生之后知行学派与李氏皇族产生分歧的保险工具。

李泰那么聪明,大概也能猜的到李2的想法。

真相往往很残酷,但是他们选择了默认。

1入皇家深似海,既然享受了其他人无法享受到的富贵,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是李2几个孩子的命运,邹浩然也无法改变。

那时的李承乾还太小,李2不可能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他的身上,所以才有了李泰的娇宠,李恪的外放,李治的圣眷,1直到他成婚,李2才真正的把他作为了大唐唯1的继承人来培养。

邹浩然对李承乾的态度也差不多,只不过他对李承乾的全力支持并不是在李承乾成婚后开始的,而是在李承乾从新州回到长安之后。

因为那时候的李承乾已经完全接纳了知行学派的理念,他要做的就是保障这个太子健康的长大,安稳的坐在太子的位置上。

所以才有了李恪的提前就蕃和李2对李泰偏爱的收敛,以及李治的平庸。

听起来,邹浩然也好,李2也罢,都是那种无情的人。

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重新打好彼此信任的基础而已。

“慎行,你觉太子如何?”

李2看似无意的提到了李承乾,邹浩然心知肚明,李承乾就是他选择的信任基础。

邹浩然点点头,赞赏道:“陛下有个好儿子啊,太子应该会继承陛下的意志。”

李2也点着头,笑道:“朕也是如此认为,太子与你亲近,你该好好教导才是。”

他们之间看似紧密无间,可因为时间的缘故、因为身份上的变化,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

究其根本,是因为两人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不同。

李2是1个皇帝,考虑问题是根据大唐的变化进行的,而邹浩然是1个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复合体,有时候他在想着如何去改变这个世界,而有时候他可以现实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两人从跟上说就不在1条赛道上,之所以可以合作多年而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分歧,只在于他们对彼此有着巨大的价值。

这是他们可以和平相处的1个大前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