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199章 误诊

第199章 误诊(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个时候土地不十分值钱,要是放在后世李平安所处的时代谁还开得起煤铺?

铺子院墙总是粉刷的雪白,写上“乌金墨玉”四个正楷大字,工作人员一个个赛包公似李逵的煤黑子抹脸忙出忙进,客户到煤铺子叫煤球就如同到了非洲一样。

李平安到煤铺以后直接说要好煤,不要煤球也不要煤炭,而且一下子就要四顿。

煤铺掌柜笑嘻嘻的说一定给他最好的煤炭,还包送。

选了最好的煤炭,谈好价钱,李平安付过之后掌柜的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一个劲儿的询问李平安是不是哪个机关单位的采购员,还说他们煤铺的煤炭质量最好,价钱也公道,欢迎常来。

丈夫如此说。

秦淮茹再也没有异议。

“那煤炭呢?”徐氏问道:“是不是要用到很多煤炭?”

“嗯!”李平安说道:“整个冬天最少也要用三四吨甚至更多的煤炭吧!”

徐氏还是有些心疼的,不过一想起儿媳妇怀孕了,按照儿子这样的做法整个冬天也就是多出丈夫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个.。”李平安思索着说道:“我想将厨房的煤炉换了,做一个大一点儿的地炉就能往下疏通热量,正房两边在建两个火池子,看情况吧,如果地炉不能保证正房里的温度就将左右两边的火池子也点起来!”

这个主意还不错,至少不用担心屋子里有煤气。

不过。

秦淮茹还是担心的说道:“如果是这样,咱们地下室里的粮食和地上的槐树和枣树有没有问题呢?”

她最担心的却是粮食,其次才是地上的那几棵树。

凛冽的严冬烧个三两次,就可以熬过最冷的三九天,放在屋里的香橼、佛手、水仙、腊梅,均能提早开花,比暖洞里的,还开得茁盛。

不过烧一次地炉,耗用煤炭不少。

解放后一些这样的府邸都分给老百姓了。

不过虽然煤便宜,可也花费不菲,所以有条件的大院儿除非家有喜庆大事,谁家也舍不得轻易点燃火池子来暖冬的。

相比这种特意建火道的院子,李平安的小院儿有天然的优势。

秦淮茹一个乡下女人,生就生吧,照顾那么周到做什么?

乡下女人有多少是正在干活时生的,上午还在干活儿,下午就生孩子的女人更多。

“不就是在医院家属院分了房子吗,有什么了不起!”易中海心中想道:“有本事你们李家的人永远也别回来!”

徐氏回四合院儿的时候碰到了贾张氏。

贾张氏看见她从外面过来就从家里出来问道:“平安他妈,你们家是咋回事儿,怎么不回四合院儿了?”

“淮茹不是快要生了吗?”徐氏开口说道:“我,我要照顾她啊,平安给我们买了家具,有时候我和他爸就留在小院儿了,这边的炉火也灭了!”

徐氏可不敢说那边屋子里温度高住着舒服,要不然贾张氏这家伙还不得天天过去串门?

思索了一会儿徐氏终于答应了。

反正地炉和火池子整天烧着,不用也是浪费!

根本没有动四合院儿里的任何家具,李平安到供销社给父母买了一张大木床,还有洗脸盆、肥皂等日常用品就行了。

徐氏将四合院儿的炉子灭了,有时候连着好几天都不到四合院儿一趟,邻居们都有些纳闷儿,难道李家人真的都要到医院家属院儿小院儿去住,就不打算回来了吗?

聋老太太心里颇不是滋味儿。

暂时。

李家的粮食还够用,她也没有想过要用藏在地下室里的粮食。

地下室出入口封了就封了吧!

改用了地炉,连两个或火池子也烧上了。

地炉就不说了。

第199章误诊

北方有句俗语说:“霜降见冰碴儿。”一进十月,京城寒意已浓。

如果按照清时的制度,十月初一生火炉,要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能撤火。

进入农历十一月以后天气更冷了。

小院儿是有单独厨房的,在厨房里生火做饭李平安夫妻两个的住处也不会热,徐氏就和李平安商议着要不要给他们建一个炕,睡在炕上他们就不会觉得太冷。

李平安摇了摇头说道:“我是自己用的,家里烧炕使用!”

掌柜的不再多说什么。

个人使用的话,一户人家居然要了四吨的煤炭,很明显,这个冬天李平安怕是不会过来买煤了!

这家煤铺没有公私合营,规模也不是很大,自然用不起卡车之类的,却是人力三轮车送煤,每次送个几百近重,分十来次才能送完。

徐氏指挥着送煤炭的伙计将煤炭都堆到了储物间,地下室的入口彻底被压住了。

李平安和父母一起在厨房里建了一个大一点儿的地炉,炉子直接建在地面上,热量可以通过地面传到地底下,厨房是和正房李平安夫妻两个的卧室挨着的,又在正房和两厢厢房之间建了两个大的火池子。

之后就是买煤炭了。

煤炭,自然都在煤铺买。

当时的煤铺,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

煤铺一般都是屋子小,院子大,煤末子堆积如山,还得有空地堆黄土、摇煤球、堆煤球、晒煤球。

“没问题的!”

“这样干燥、温暖的环境更加有利于粮食的保存,至于你说的那些树,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也弄明白了地下室的构造,槐树、枣树都种植在中间道路两边,底下应该是都没有挖通的,都是实心的土壤,只是在正房外面、大门处的地下室是连通的,应该没什么问题。”李平安说道:“粮食不会有问题,那几棵树应该也不会有事儿!”

粮食都在随身空间里。

地下实验室的东西都被搬走运到了京城医大那边,下面就算是炎热一点儿也没关系。

至于那十棵树,当初小鬼子建造地下室的时候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地面上种树的地方都没有彻底的挖开。

小院儿底下就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室,四通八达,绝对可以保持热量的流通。

这不就是火到吗?

要是在上面建几个或火池子他们住的正房会不会温度高一点儿?

“你,你想怎么做?”徐氏听了儿子的想法以后觉得有些希奇。

秦淮茹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丈夫身上,想听他解释。

除了做饭,贾张氏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串门。

大冬天的,要是能找个温度高点儿的地方待着,就算是要她走好几里怕都是愿意的。

贾张氏撇撇嘴。

嘴上没说什么。

心里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她和易中海刚要算计着让李林给她免药钱李家人索性就不来四合院儿了。

这事儿闹的!

李家人要是这个态度,往后还怎么让李林父子帮忙办事儿?

易中海听说李家一天到晚都锁着门,别说李平安夫妻两个,就是李林和徐氏也不怎么回四合院儿了,他心里也有些不高兴。

李家怕是对自己这个一大爷甚至是整个四合院儿的邻居都有些不满意!

不过是比普通的煤球炉大上几倍而已。

火池子一两立方米见方,里面装了一肚子的煤炭,上面的口子却很小,这样可以保证一炉子的煤炭可以燃烧很长时间。

足足等了大半天,就在李平安以为自己的办法行不通,正房屋子里不会太暖和的时候温度终于升高了。

第一天就升到了十几度,第二天、第三天稳定在二十多度,真的差不多是温暖如春吗。

李平安夫妻两个住着正房右边的三间房子,左边的两间是空着的,他们对徐氏说道:“妈,要不伱和我爸也搬过来住吧,你们住左边的两间,或者你们住三间我们住两间!”

李平安也觉得应该想一点儿办法了,否则,就算是夜里盖三条棉被还觉得有些寒冷,那是不行的。

“妈,咱们别在屋里烧炕,我还有别的办法!”李平安说道。

这段时间李平安可是经常去药物研究所和刘御医那些人学习中医,还经常在一起探讨研究改良速效救心丸的事情,当然,有时候刘御医可也他说过一些别的,还谈到了王公贵族府邸里的人怎么在冬季里御寒。

旧时最讲究的王公宅邸,在四围的游廊底下都是中空的,有如现在的地下室,上房走廊左右各砌个炉炕,实际地下是一条四通八达的火道。

正房两边各砌有一座或数座烧煤的火池子,烧起煤后,正房、套房、东西厢房都感觉到温暖如春,烧一次煤碳,能暖和上十天半个月之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