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207章 打掉孩子可就不好再怀孕了!

第207章 打掉孩子可就不好再怀孕了!(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前两年李平安在外面上学,徐氏害怕儿子冬天被冻着,每年都会给他做一件棉衣,今年不添加新棉衣也行。

虽然火柴、钉子甚至是肥皂等日用品现在价格要高一些,但是对李家却是基本没什么影响的,这些东西能用多少,只要粮油价格没波动就行!

医院家属院小院儿只是李家临时做饭的地方,很多生活用品还在四合院儿,徐氏经常要到四合院儿拿东西,李平安也经常跟着过去帮忙。

李平安和徐氏到四合院儿经过前院儿的时候看见阎家的小女儿已经能走路会说话了,她跟在三大妈屁股后面来回跑,不断的喊着“妈妈”。

小丫头穿着卡其布做的小棉袄、棉裤,围着一个小围巾,大冬天的竟然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虽然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这种泻肚子的现象得到了纠正,但是冬天的时候相应的物价还是波动了。

当然。

这种波动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的。

价格升上来以后生产各种物资的厂子生产情绪就会高涨,等到物资充盈,过两三个月之后价格还会回落。

亿兆百货商店的人还给徐氏做了解释。

在到其他地方去询问,结果都一样,凡是能买到这种东西的地方都涨价了。

徐氏骑自行车到亿兆百货商店那边询问价格的时候才知道原因。

今年开始实行几划经济。

一般来说。

物价是恒定的,几乎是没什么波动。

直到回国以后才知道国内不但成功的研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减毒活苗和灭活苗的制造方法,还能自己生产胰酶了。

打听来打听去,他们记住了两个人的名字:汤飞凡和李平安。

汤飞凡是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他带领研究所实验疫苗的制造方法本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可是李平安这个名字却是第一次进入他们的耳中。

毕竟都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此前他们都知道青霉素新型培养基实验成功并且绕开了必须进口的几种物质,国内能够大量且廉价的进行生产,不过,他们只知道是魔都那边研究出来的,并不是太清楚李平安在其中的作用。

这次他们回国以后要和卫生部进行交接,免不了要到生物制品研究所询问情况,人家自然是给他们介绍了李平安的情况。

和平解放的时候也是冬天,旧官僚们急于逃跑,物资扔的满地都是。

可能是跑起来体温高出汗了,连军大衣都扔了,正好被老贾捡到。

旧官僚的东西质量可不错。

老贾穿了两三年了。

他死的时候这件军大衣贾家没舍得扔,现在到用它的时候了。

现在她可是有身孕的人,贾张氏怎么好意思让她动手帮忙?

今年要是不给丈夫做棉衣,来年怕是就要轮到她给贾东旭做了!

贾东旭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他要问问棉绒、布匹的价格衡量过后再决定。

只是。

他到供销社打听的时候发现这些东西的价格都上升了不少。

只要愿意出力干活儿,日子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的。

刘悦也嚷嚷着想要贾张氏帮她做棉衣。

不但要合身的,还要给她做一件宽大的,将来身子重了之后也能穿。

其实。

刘悦显怀怕是要到来年二月份了,那个时候温度可能会回升不少。

“赚到钱了!”徐氏说道:“他们两口子不是在亿兆百货那边接单子织袜子和围巾吗?那边的老板也是能人,前段时间尽管其他厂子都在缩减产量,亿兆商店那边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缩减,反而说合作的手工业者能做多少人家就收多少,最近两三个月还提高了一点儿手工费,阎家两口子做手工赚的钱估计不比淮茹的工资少,手里轻松了,自然是要给女儿做一套、两套好衣服的!”

这些情况徐氏都是听三大妈说的。

有时候她到四合院儿在前院儿见了三大妈就聊会儿天。

三大妈听徐氏说棉布都涨价了,微笑着说幸亏她很早就给家里的孩子准备了棉衣。

这个时候三大妈真的有些佩服亿兆百货商店的那个卖毛巾、袜子的老板了。

第207章打掉孩子可就不好再怀孕了!

就在外派苏国的专家学者正在绞尽脑汁收集苏国减毒活苗特别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活苗生产技术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封电报说是国内已经攻克了这种技术,要他们立即回国。

专家们想也没想就从苏国撤离了。

当时情况下国内还没有出台专利法,即便是专家对这方面也不重视。

至于说国际法规?

卡其布是一种主要由棉、毛、化学纤维混纺而成的织品。

卡其布通常是浅色的不同风格的布料,布料以棉花为主。

这个年代,相比一般的粗布,卡其布算是一种时尚的布料,最开始都需要进口,现在虽然国内能够自己生产但是比粗布的价格要高上不少,虽然没有丝绸的价格高,但也算是上品了。

回到后院儿家里。

李平安和母亲说道:“阎埠贵怎么不抠了,怎么舍得给自己的小女儿用这么好的布料做衣服?”

他们商店里的毛巾、袜子等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的,价格相比其他同行还是便宜不少的,要买赶紧买,若是再等几天自制的货物卖完,要到其他厂子进货的时候价格还会向上升一升。

徐氏犹豫着买了一些厚袜子,毛巾之类的,棉布等布料只是买了一点点,够给孩子做几套衣服就行。

回家以后吃饭的时候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平安等人,又说道:“平安,我和你爸今年就不添置新棉衣了,淮茹的宽大棉衣也是早就做好了,你要不要新棉衣,要的话我再给你做一套!”

李平安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要了!”

李平安的棉衣可不少呢。

打个比方说,就算是国内特别是京城的白菜要涨价,估计都要相关部门开会进行研究,没准还要经过中央高层的审批。

可是今年这次是个意外。

几划经济刚刚开始,市场经济规律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一季度的时候商业部以为各种运动之后可能是全国性的市场呆滞、库存加大,所以他们就减少了一些生活物资的采购,供销社采购物质降低,供应工厂生产降低,连带着私营工厂也认为自己生产的物资可能会卖不出去,于是也跟着缩减了生产量,

这种紧缩资金、减少进货、压缩库存的现象被成为“泻肚子”。

徐氏和秦淮茹要给将要出世的小孩子做衣服,虽然预产期在来年的正月份,但那个时候可能还是有些冷,他们就商量着也要给孩子做几套棉服。

李平安就说干脆给家里人都添置一些,父母的棉裤、棉袄都穿了好几年了。

徐氏微笑着答应。

只是。

她去供销社买面布、袜子之类的时候却发现这类东西都涨价了,甚至连火柴、钉子等各种日常生活的零碎用品也涨价了。

贾东旭要是穿一件棉袄再套一件军大衣怎么可能觉得冷,就是单独穿一件军大衣都不会冷。

回到家里。

母亲和妻子都没有询问贾东旭为什么不给自己也做一件棉衣。

最后。

贾东旭只给母亲和妻子买了布料,至于他?

就不做棉衣了。

反正。

他有一件棉衣,还有一件解方前老贾在马路上捡到的一件军大衣。

她嚷嚷着要。

贾东旭只能给她张罗。

贾张氏趁机说道:“既然是要做,干脆给我也做一件得了!”

贾东旭答应了。

刘悦也说道:“伱也做一件吧!”

她们家得到了实惠,人家肯定赚的更多。

跟着这样的老板混,心里踏实。

人家吃肉还不忘给她们留一点儿汤喝。

说话的时候三大妈一个劲儿的感谢徐氏,说要不是李平安夫妻两个介绍。她们家也不会多得这么多额外的收入。

李平安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米国和华夏是没有贸易往来的,米国的专利即便是国内使用了也没关系。

所以。

专家学者们即便是都认为国内使用的是和米国差不多的疫苗生产技术也没在意。

管他是谁的技术。

只要能绕开专利费这个阻碍就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