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12章 番外:黄粱一梦

第112章 番外:黄粱一梦(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6�9�6�9“——次日,这个宫人身死暴室,浑身赤裸,更有足足上百道匕口!”

�6�9�6�9“到了后来,甚至只要有人提及孝惠皇帝的储位,便大都难逃一死。”

�6�9�6�9“大王试想:一个如此注意忌讳的人,又怎么会为了试探大王,而佯装自己已经驾崩了呢?”

�6�9�6�9一番话说出口,让代王刘恒面上再度涌现出迟疑之色,宋昌这才继续道:“吕太后,是万万不会这么咒自己的。”

�6�9�6�9“至于其他人——哪怕是吕产、吕禄等诸吕子侄,也绝不敢犯这个忌讳。”

�6�9�6�9颇带些‘耸人听闻’意味的话语,只引得代王刘恒蓊然起身,满是焦急地对宋昌一拱手。

�6�9�6�9“中尉教我!”

�6�9�6�9便见宋昌绷着脸,走上前,手虚握成拳,在刘恒身前的王榻上轻轻一砸。

�6�9�6�9“吕太后,必定是真的驾崩了!”

�6�9�6�9“大王还年轻,封王就藩之时,更只有六岁,并不了解吕太后。”

�6�9�6�9“大王,不得不慎。”

�6�9�6�9“自太祖高皇帝驾崩——尤其是自孝惠皇帝英年早逝,太祖高皇帝的八个儿子,如今,可就剩下大王,和淮南王刘长了。”

�6�9�6�9“那淮南王,从小就是养在吕太后膝边的,说是吕太后半个儿子,也丝毫不为过!”

�6�9�6�9“万一这是吕太后想要治死大王,才想出来的计谋,大王倘若真去了长安,只怕就再也无法回到晋阳了。”

�6�9�6�9有薄昭、张武二人先后出身反对,一众代国官员、将领也都纷纷站出来,符合着表达了反对意见。

�6�9�6�9“早些年,吕太后就想要让大王去赵地,分明就是欲加之罪,要害大王性命!”

�6�9�6�9“如今又说要迎立大王……”

�6�9�6�9作为代王刘恒的母舅,薄昭面上满带着惊慌之色。

�6�9�6�9“要我说,吕太后,还未必就驾崩了!”

�6�9�6�9“说不定这‘迎立’的说辞,都是吕太后在试探大王的忠心呢!”

�6�9�6�9放眼望去,方才还由父亲刘恒,以及叔叔伯伯们商议大事的殿室,此刻却尽是一片晦暗、破败。

�6�9�6�9低下头,看了眼已经在怀中睡去的弟弟刘武,便昂起头,望向殿门的方向。

�6�9�6�9——很奇怪!

�6�9�6�9方才还满是焦急,甚至面带惊恐之色的母亲窦姬、姐姐刘嫖,此刻却都变了副模样。

�6�9�6�9母亲穿上了皇后才能穿的凤冠霞袍,端的是雍容华贵!

�6�9�6�9姐姐刘嫖更是变成了成熟妇人的模样,身上那还带着补丁的单衣,也已经变成了极尽奢靡的蜀锦。

�6�9�6�9···

�6�9�6�9“大王的代国本就苦寒,连军费都凑不齐,宫里的公子公主、王后姬嫔们,都是大王在王宫里种地,外加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从俸禄里分出来一些,才勉强养活的。”

�6�9�6�9“相较于他齐王襄,大王才是那个更容易掌控,更能让陈平、周勃等‘乱臣贼子’安心的傀儡啊!”

�6�9�6�9“不立大王,他们还能立谁?”

�6�9�6�9“——难不成还能立那个由吕太后一手养大,侍吕后比孝惠皇帝还要孝顺的淮南王刘长?”

�6�9�6�9“就算他陈平、周勃当真诛灭了诛吕,又为了保全自己而处理了未央宫那位,要迎立的,也该是齐王襄才对?”

�6�9�6�9“这皇位再怎么着,也轮不到寡人的头上吧???”

�6�9�6�9闻言,宋昌眼底闪过一丝喜意,面上却是淡然一笑,再上前一步。

�6�9�6�9面色温和的在王榻旁跪坐下身,温声细语道:“臣倒觉得,这恰恰能证明吕太后,是真的驾崩了。”

�6�9�6�9·

�6�9 第112章 番外:黄粱一梦

�6�9�6�9那是在代王宫。

�6�9�6�9晋阳代王宫。

�6�9�6�9不过总角之年的代王公子启,正于殿室角落蜷缩着身子,将年纪更小的弟弟刘武,静静地抱在怀中。

�6�9�6�9母亲窦姬、姐姐刘嫖,则都惊慌失措的在殿门处踱步,似是在等什么人的消息。

�6�9�6�9“所以,在臣看来,曲逆侯陈平、绛侯周勃都说吕太后已经驾崩,那就必定是真的驾崩了。”

�6�9�6�9“毕竟几个月前,陈平、周勃还曾给大王送来秘信,让大王也跟着齐王襄一起,举兵诛吕、匡扶汉祚呢……”

�6�9�6�9听到这里,代王刘恒面上烦躁之色终于到达顶峰,只拧着脸攥紧了拳头。

�6�9�6�9“寡人不解之处,就在于此!”

�6�9�6�9“——陈平、周勃要联络宗亲诸侯,里应外合共诛诸吕,最终起兵的分明只有齐王刘襄!”

�6�9�6�9“但臣在长安做过官,很了解吕太后。”

�6�9�6�9“——吕太后,是一个很注意忌讳的人。”

�6�9�6�9“对于不祥的事,但凡有人不慎提及,吕太后都是动辄打杀的。”

�6�9�6�9·

�6�9�6�9“当年,有一个宫人说:万一赵王做了储君,那吕太后就要搬出椒房殿了。”

�6�9�6�9而在公子启透过墙洞的目光注视下,中尉宋昌,也终于在代王刘恒的殷殷期盼下站出身。

�6�9�6�9只开口第一句话,却让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殿室,瞬间安静到落针可闻。

�6�9�6�9——甚至就连‘隔墙相往’的公子启,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沉寂,而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6�9�6�9“臣认为,这是大王的机会!”

�6�9�6�9“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大王非但无法匡扶汉祚,甚至连妻小的性命,都极有可能无法保住!”

�6�9�6�9“万一大王点头应下,再去了长安……”

�6�9�6�9“——大王可还记得当年,赵王刘如意是怎么死的?”

�6�9�6�9“孝惠皇帝才刚走开了一小会儿,那赵王刘如意,可就已经凉了尸啊?!”

�6�9�6�9薄昭的话语,让刘恒眉头锁的更深,面上焦虑之色更甚。

�6�9�6�9一旁的郎中令张武,意见也和薄昭相差无多。

�6�9�6�9“哦……”

�6�9�6�9“母亲和阿姊,这是走了大运啊……”

�6�9�6�9公子启仍旧没有察觉到任何一场,就这么想着,便缓缓将目光收回。

�6�9�6�9然后,公子启就看见了让自己头皮发麻的场景。

�6�9�6�9——方才出现墙洞的位置,此刻却是整面墙都消失不见!

�6�9�6�9“对于陈平、周勃等‘贼子’而言,大王才是最佳的选择。”

�6�9�6�9“这也是臣为什么会觉得,吕太后是真的驾崩了、诸吕也是真的被铲除了……”

�6�9�6�9不知道为何,听到这里的时候,公子启的视野便越来越模糊,耳边传来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6�9�6�9到最后,那墙洞居然就这么堵上了,就好似从不曾存在过!

�6�9�6�9只是睡梦中,公子启并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对。

�6�9�6�9“大王想啊:陈平、周勃要里应外合共诛诸吕,为何只有他齐王刘襄敢举兵?”

�6�9�6�9“——还不就是他齐王兵多将广,国富力强?”

�6�9�6�9“这样一个本就强大,做齐王就敢举兵诛吕的人,若是坐了我汉家的宗庙、社稷,那陈平周勃等百官朝臣,哪还能有好日子过?”

�6�9�6�9“说不定日后,他‘天子襄’掌了权,还会清算陈平、周勃这些个‘乱臣贼子’。”

�6�9�6�9“但大王不同啊!”

�6�9�6�9宫门外,明明是淅淅沥沥下着的雨,以及乌云密布的阴雨天;

�6�9�6�9但公子启却透过脑袋旁的墙洞,看到隔壁的殿室明亮如白昼。

�6�9�6�9殿室上首,父亲刘恒头顶诸侯远游冠,身着王袍,腰系专属于宗亲藩王的赤绶金印,面上愁容满布,显然是非常苦恼。

�6�9�6�9而在代王刘恒身侧,中尉宋昌、郎中令张武,以及王太后薄氏的弟弟薄昭,正围着王榻商议着什么。

�6�9�6�9“别是有诈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