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晚唐余晖 > 第四十八章 凤翔兵变

第四十八章 凤翔兵变(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得不说,郑畋在当凤翔军节度使的这段时间,官声极佳,即使是城外的士卒也不敢放肆,更别说放冷箭的行为了。

“此战平乱无功,过错在吾,非尔等之过,吾自会在圣人面前言明尔等之功。”

“国事艰难,赏赐不足,确实非尔等之过。”

“李将军也是朝廷忠臣,尔等在李将军麾下,需继续为朝廷效力,平定巢贼。”

说完,郑畋让人打开城门,让城外众军入城,而他自己也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凤翔。

李昌言立刻约束士卒,直接带领凤翔大军回去,凤翔兵马全部跟随。

而他也信守承诺,当然更有可能是没有获胜的把握,直接撤回,没敢与张延礼等兵马纠缠。

等凤翔兵马离开后,张延礼才派人占领他们原本的营地,让神策军和天雄军驻扎在此。

这座营寨早就被凤翔军搬空,只有数千斛粮草还留在那,无人问津。张延礼自然不客气的照单全收,当然这些可不能算在之前谈好的五万斛粮食里面。

数日后,李昌言率领的凤翔兵马,赶到了凤翔府下。

“即已为朝廷效力,如今吾等当回家。”

这里的情绪被引导,向回凤翔的方向发展。

见到如此局面,李昌言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大事已定。

“要吾率领尔等归乡亦可,但若朝廷申斥,仆射责罚,吾可担待不起。”

“到时,尔等倒是回乡与家人团聚,吾却是要人头落地。”

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两天后,凤翔军发生兵乱,一些士卒聚在一起,要求面见主将。

到了如此局面,李昌言终于出面,安抚这些士卒。

他的胆子真不小,虽然说这场兵乱,是他煽动,但发生兵乱后,会往哪个方向发展,谁也不敢保证。

这李昌言至少平日里在凤翔名声不错,威望也不低,才敢如此作为。

“汝等聚众,难道是驱逐主将不成,吾就在此,尔等意欲何为。”

他自封为留后,同时加紧搜集粮草钱财,赏赐士卒,然后准备将之前允诺的物资押送给张延礼那边。

目前这个局面,李昌言比预计的更快控制住局面,但他暂时还没打算与张延礼翻脸。

实在是张延礼之前打的太漂亮,战力非常惊人,如今又有了万余兵马,李昌言非常忌惮对方的实力,为了不生乱,还是愿意付出这些代价的。

“此事吾自有分寸。”李昌言倒是脱口而出,看来心里是有所打算。

眼见如此,张延礼倒是没有继续再多说什么,很多事情,尽到心意即可,没必要过多强求,多言反而不美。

李昌言离开后,张延礼更是提高了防备。虽然与对方达成了协议,但张延礼从来没相信过对方,必然有所防备,他相信李昌言同样也是如此。

而不过两天后,凤翔军就有人开始聚众骚乱。

面对这种局面,大部分有经验的将领都会第一时间逮捕聚众的士卒,以霹雳手段杀了,震慑众人,才能阻止骚乱进一步扩大。

不得不说,郑畋这一退,相当体面。

既然他已经稳不住局势,那就没必要强撑着,让内部再火拼一场,不如体面一点,而他是文官,本就不是凤翔本地将领,李昌言也不会对他怎么样。

他干脆借机承认了李昌言的位置,让其能继续抵抗黄巢。

面对这种局面,李昌言也不得不接受郑畋的善意,这能让他加快控制凤翔的速度。

李昌言很快控制住了凤翔府,然后派人去控制陇州,相信陇州那边不会有什么抵抗。

而城中守军倒是早有防备,紧闭城门,双方僵持住了。

城外李昌言自然没有驱使士卒强攻,而是每日朝城内喊话。

“吾等非为作战,只是士卒作乱,故而带领士卒归乡。”

而城中的郑畋再次受到打击,想不到他苦心经营,最终还是改变不了大局。

不过一日,郑畋就登上了城楼,朝众人喊话。

李昌言朝围着的将士说道,个中意思,不言而喻。

而果然,立刻就有上道的将士附和道。

“此事,是将士们心愿,吾等愿意推举将军为留后,若是朝廷怪罪,吾等必然不答应。”

有了一个出头,后面响应者无数,一时之间,全都是拥戴李昌言的声音。

看到众人如此表现,李昌言非常满意,强掩内心的兴奋,此事成了。

还不等众人反应,人群中立马有人大声说道。

“将军,吾等不敢,只是这段时日,吾等离乡日久,钱粮赏赐都有不足,故而思乡盼归。”

这人说话还有点水平,大概率是李昌言事先安排的托。

而有了这名士卒起头,事情没有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另有人说道。

“吾等已为朝廷效力,攻下长安,但其余各镇皆败,非吾等不用命。”

但是凤翔军实际上的首领李昌言却没有任何举措,反而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面对这种局面,经验丰富的仇公遇几乎是第一时间察觉出不对,立马率军与凤翔军分开,前往附近赤水军的营寨,想要与张延礼合兵一处。

而神策军那边,同样也不是傻子,几个都头同样与凤翔军分开,前往赤水军的营垒附近驻扎,想要与赤水军结盟自保。

若是凤翔军发生兵变,加上凤翔军人多,很有可能将他们一并裹挟,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他们这些首领可就完全无法预估,风险极大,所以他们习惯性的往张延礼这边靠拢。

张延礼无奈,但也没有拒绝,从营寨中留了一部分位置,让他们驻扎,这无疑加剧了赤水军的防备压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