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领主游戏[基建种田] > 领主游戏[基建种田] 第167节

领主游戏[基建种田] 第16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妇好书院的第一届医药班学生从南帝二年十月开始正式组建,到如今已经有了一年零一个月,在大量的实践教学下,这批学生对于一些基础小病的治疗都已经有了心得。

但是要上升到瘟疫上,那就还差得多了。

别说医药班的学生差得多,就是她们的老师,庄上那一群医者来了,也只有流汗后退的。

由于近几百年战乱频繁,瘟疫频发,尤其是本朝开国皇帝以世家得天下后,世家子弟生活日渐优渥,沉迷养生修仙,医者的地位也逐渐拔高起来。

但是这一类的医者和给底层人民治病的医者不是同一类人,他们要治的病也和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什么关系。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6632839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6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医药班的学生们在妇好书院有一进单独的院落,平日里这里的学生做的最多的,不是看书,而是找药,认药,做药,然后为庄上的人看各种千奇百怪的小病。

庄上的医者对医药班的学生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于医者而言,病人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一本书能指出世上每一个的某种病长什么样,看到,摸到,才是对医者最好的学习。

又悄悄八卦说,王谢两家共同领兵,谢恺兵败被换将一事来得蹊跷,恐怕是王谢两家在博弈,他这个吴郡太守呢,就尽管在背后看他们打啊打,恨不得鼓掌了。

而王家那边的说法要沉重得多,除了将整个北伐的对外过程粗粗将一边,说的最多的还是家中子弟王业的担忧。

王业当年在洛阳就是一代名士,等到南帝带着世家南渡,更是替王家领兵,四处征讨江南的不服者,在王家的名望很高,是家中许多子弟的偶像。

王业一朝失联,整个王家都是担心他的,如今王家也派了人北上四处打听王业的消息,还让王夫人也发动霍家在汝南的势力,替王家留意王业的动向。

陆瑶看完两边的信,只得到一个信息:王业大败,淮南境内的流民帅势力也被杀得差不多了,现在淮南郡大军空空,百姓惶恐不安——那岂不是她拿下淮南的好时机!

这些逃难来的流民就靠着这些施舍,在汝南边境上过了大半个月的日子。

陆瑶平日里公务繁忙,每天一醒来,都有无数事情在等着她,所以等到又有陌生流民入境的消息摆到她面前被她翻开的时候,距离第一批这群陌生流民入境,都已经过去十七八天了。

而根据下面收集上来的消息,这群流民并不是为了逃北边胡祸南来的人,而是就是汝南郡东边淮南郡.庐阳郡.丹阳郡几个郡逃来的人,甚至还有更下游徐州逃来的人,都说是家乡闹瘟疫,死的人太多了,当地太守甚至有将闹瘟疫地带的人全部派军围了烧死的,所以才逃出来的。

陆瑶一听这就知道情况不对,但是最近两年她还在忙着经营郡内,在郡外伸出去的手不多,要想得到外面的消息,还是要靠王夫人和霍宴出马。

王夫人是王家人,即使出嫁血缘也没断,所以如果王夫人对建康去信,肯定能得消息。

自汉末连续几十次大瘟疫,这片土地上的医者和百姓们其实都已经有了丰富的抗疫知识,但是陆瑶要做的是更加触及她们神经的事情:烧尸体。

古人事死如事生,如果死后的遗体被破坏,会被人们视为奇耻大辱,不然也不能有日某人仙人板板.挖你祖坟这种话,而对陌生人的尸体,人们也认为曝尸荒野是对对方的惩罚。

这种土葬流行,不土葬就露天堆积的思想,一旦和大批量的死人联系在一起,往往成为疫病的源头。

而陆瑶接下来将要提出的烧尸体的做法,更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异端。

即使陆瑶已经混到现在的地位,在触动这种人们异常紧张的神经的时候,也不得不小心翼翼,提前做足说服的准备。

对方愣了一下,等意识到这是一件大好事的时候,陆瑶已经走进她们的屋子里,去看她们的药物储备了。

陆瑶看过的医书不多,但是对一些能治疫病的药材还是记得一些的,她翻了翻屋子里的各个药柜,发现这里用来治疫病的药物并不算多。

仅有的几样,都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最常用的几个药材,例如苍术.白芷.桂枝.柴胡等,但是也都不多。

如果要前往淮南,光靠这点子储备,可不够用。

而且在这个时代,发生疫病后,人起到的作用比药物要大得多。

有幸能在一开始就身处在这片浪潮之中,谁会舍得不顺流而上呢。

小人谋一家之利,圣人谋千古之名。

他们也许做不了圣人,但是他们可以跟在圣人身后。

……

今天不是医药班上理论课的日子,所以当陆瑶走进医药班的小院时,院子里果然又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剩下的全都不见影子。

陆瑶要他们分高低次序可不会让他们治什么嗑药和软脚病,都是随便从庄子里或者外面的义军里抓几个病人过来让人治,看谁治得好,看谁断得对。

小女君年方八岁,其知识之渊博,目光之精准,连这些自小就开始接触医书的医者也自愧不如。

也就是在这样的比试之中,庄上那群自认矜贵的专业医家出身的医者被他们眼中的“下等医者”折断了骄傲的骨头。

陆瑶要求他们这两群人互相学习,野路子出身的医者要向正经医家出身的医者学习正统的治病救人的理论知识,正经医家出身的医者也要向野路子医者学习实践知识。

这一年下来,双方各自有被对方折服的地方,正统出身的医者在治病时更讲究平稳.有序.渐进,不容易出事,野路子出身的医者治起病来出手野.狠.准,但是也容易出危险。

为贱民治病,可不就是贱业吗?

霍家庄上养着几千人,自然少不了医者,其中有专门为主人看病的,也有专门为庄子里的下人看病的,前者多,而后者少。

这群为主人看病的医者也是家中稍有薄产,正经读《医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书出身,有着家学渊源,肚子里一堆墨水,自认水平高深。

和那些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整天在贱民堆里打滚.治病的办法都全靠口口相传和自己总结的下等医者完全不一样。

可惜近几十年,霍迎以前一年到头都在外当官,身边又有更用的惯的大夫,霍宴这家伙自己研究丹术,根本不屑找别人为自己看病,有事都是一颗仙丹完事,庄上养的为主人看病的医者始终找不到什么大显身手的机会。

南帝三年十二月,汝南郡百姓都望着外面灰色的天,盼着今年第一场雪赶紧下来,好瑞雪兆丰年。

今年对于汝南郡是一个丰收的年。

因为三四月间各地乡长们带着百姓们兴修水利,等到今年七八月,天又开始旱,修好的水渠灌溉庄稼,成功避免了很多庄稼的枯死渴死。

最终在九月间,大家的收成都还不错。

而除了粮食的收成,更让大家心喜的是精神上的收获。

比如霍宴修习丹术,研究各种奇奇怪怪的材料还爱往肚子里吞,其实也算医者中的一员,他自创的五石散秘方,就专治“闲着没事干总想找刺激”这种病,还只愿意将自己的秘方与好朋友阮温分享。

另一批富贵医者还研究人体的真气.脉络.修仙之类的,并且大家都有自己的心得,还不舍得告诉别人,只肯在亲人中流传。其中不乏有真本事者,可惜人家研究这个不是为了治病,是为了飞升。

当然,上面这两批人不是正经医者,毕竟即使是世族,也要生病,他们养着专门为自己看病的医者,这一类医者尤其擅长心慌气短.腿脚孱弱走不了路.嗑药过头.以及妇人不生育.男子不阳刚等贵族群体爱得的病。

最后一群医者,也是被上面两群人看不起的医者,才是肯为普通老百姓治病的医者,这类人往往被认为是操贱业,行内称之为下等医。

其中,“贱”之一字,针对的不是治病救人这件事,而是指他们救的人。

于是医药班的学生们对庄上人员的各种小病,一律来者不拒,甚至还时不时跑出庄外给附近的百姓看病,不收钱,不过病看不好也不负责。

不仅走路扭了脚.打架摔了跟头可以找她们治,谁脚上长个大脓疮.脸上长个痘痘,最近腰酸背痛.嘴里长了溃疡.妇人月事不规律等等,都可以找她们治。

当然,这个阶段,小病找人治治还行,治不好不死人,顶多再熬两天,大病可不敢找她们。

有了大病,就要庄上的医者亲自出手了,在庄上给几千人治了几十年病的医者满肚子都是经验,这时候医药班的学生们往往跟嗅到味道的狼一般,蜂拥而至,个个手里拿着笔,一边探头探脑,一边挥笔狂记笔记。

庄上有人言,医药班的女学生们,一个个眼含秋月,心如猛虎。

等拿下淮南,还能趁机观望一下丹阳郡.庐阳郡,看看能不能趁机拿下——毕竟当地太守不做人竟然直接带兵烧死无辜百姓。

既然要出兵瘟疫横行的淮南郡了,那卫生事业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陆瑶看完信,写了一晚上的计划表,第二天就背着小手,带着自己的小跟班,前往中医班看望同学们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是努力挥舞鱼手手日九的一天~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凉意2个;φ1个;

霍宴的死党阮温是吴郡太守,地位举足轻重,代表着江南世族,消息肯定也很灵通。

陆瑶想了想,决定双管齐下,分别让王夫人从王家的门路打听消息,也让霍宴给他的好同学阮温去信打听今年的大新闻。

很快,王夫人那里和霍宴那里都得了消息。

两处的人说的都是同一桩大事,但是说法却完全不一样。

都是说今年南帝朝廷北伐的事,阮温那边是抱怨王氏子弟废物,带着那么多兵都被人打得丢盔弃甲,至今都不知道人在哪里跑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头有点疼,就这些了orz

大家不要学我熬夜,哪怕第二天精神百倍,第三天也总会付出代价的(痛哭流涕)

陆瑶把医药班内外走了一圈,便让医药班还留在院子里的学生去替自己将那些在庄子里和去了附近村庄找人看病历练的同学都找回来。

“能找到的都叫回来吧,我这里有事。”

陆瑶在这里交代完,又去找王夫人,让她替自己找苍术.白芷.桂枝.柴胡.大黄.银翘等治疗疫病常用的药材。

找完王夫人不要紧,她又要走了王夫人的一批婢女,接着开了库房拿布料,单独设出一个大房间来,画了样子和形制,让婢女照样裁剪白大褂和口罩。

婢女忙起来了,陆瑶也忙起来了,她忙着备课,接下来,她得给医学班的学生和霍家庄上的医者们上一堂“抗疫防护基础知识课程”。

在这个时候仍然还留在小院里的学生也不是在这里偷懒,而是在制草药。

中医思想里,万物皆可入药,只看医者的用药水平。

医药班的医者们常用的药既有金木,又有水土,大部分的药物又常常要以火熬炼,五行都在这里集齐了。

陆瑶走进院子里,看到的就有各类新鲜的晒干的药草和虫类,特殊的藤木,刮下的矿石粉,天上收的无根水,还有蹲在地上不断翻建药草的学生们。

陆瑶蹲在地上看了看她们小心翼翼放在簸箕里的药草,看到还有学生在辛苦清洗刚刚从山中采来的草药的,便道:“我有意在庄上为你们设几片药田,专门用来种你们急需的药草,养些你们能药用的虫子,你们手头上新鲜的药材如果是整株挖回来的,先别急着晒,留下些根保存得好的,长得壮的,准备看能不能种活。”

在这种时代,能投身到医者一道中的人,大抵还是有些情怀在里面的,能在专业领域求得更高的进步,且上面还有陆瑶这个大魔头压得死死的,两边也没怎么斗得起来,所以两群医者一起教学生,一起互相学习,一起进步,度过了平稳又充实的一年。

知识和特权不同,后者被人得到,往往会希望永远攥在自己一个人手里,知识却天生就有传播性。

如果有以某技为谋生的,也许还会私藏,不愿意外售,可是霍家庄养的医者人都是霍家的,就别提什么谋利了。

这种时候,将家学传播下去的愿望反而越过了藏为家私的欲.望。

因为在霍家庄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听着妇好书院书声琅琅,看到学生们使用的“简体字”,只要稍微有点见识,都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一段全新的历史要从这里起航了。

好不容易王氏嫁进来了,结果好家伙,人家王家陪嫁里啥都有,连喝奶的羊嫁妆里都有,还能少医生?所以霍家庄上专门为主人看病的那群医者继续失业。

直到陆瑶开始办医药班。

庄上自认为身份矜贵舍不下脸主动为庄上的“贱民”看病的这群高贵医者才重新找到了事业。

可是,等他们和庄上那些原本只为庄户们看病的下等医者一起开始教学生,他们就发现,自己比看病的水平竟然还比不上那群泥腿子出身的不专业下等医者!

别看这些下等医者字不认识几个,正经医书更是从来没看过的,治病救人的本事全靠口口相传和自己总结,可这些人教起学生来,就是比他们强,给人看起病来,更是比他们强。

如今汝南郡内,每户人家都有一本宝贝书,那书上写的不是什么发财的妙法,而是两千个常见字的字型字音。

今年各乡的人都已经学会了拼音和用字典查字,每当太守有新的政令发下来,贴在乡里的布告上,便有很多百姓会围上去,一边捏着手里小小的字典,一边不断扫布告上的字,边看边查,每每如此,布告周围都是一片哗哗的翻书声。

有一次陆瑶和王夫人下乡探访各地政令通达情况,看到一处布告前的乡民们围着布告翻字典,王夫人笑着说:这是这世间最悦耳之声。

也是在十二月,汝南边界上开始时不时出现一两个拖家带口的流民,这些流民衣衫褴褛,面容凄苦,有的还一脸病容,一遇见人家就跪地磕头乞讨。

汝南郡人民今年刚刚过上未来充满希望的好日子,心里都挺光明的,见不得可怜人,于是每逢有人乞讨,总有人家施舍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