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剑来 >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个年轻人的小故事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个年轻人的小故事(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大致故事,分为两条线,齐头并进,顾忏在书简湖当混世魔王,陈凭案则独自一人,离乡游历山水。最终两人重逢,已经是武学宗师的年轻人,救下了滥杀无辜的顾忏,最后给出了些世俗金银,装模作样,潦草举办了几场法事,试图堵住悠悠之口。做完之后,年轻武夫就立即悄然离开,顾忏更是从此隐姓埋名,消失无踪。

最后还是一座仙家宗门,联手一支驻守铁骑,收拾残局,为那些枉死之人,举办周天大醮和水陆道场。

崔东山笑问道:“看完之后,观感如何?”

柳清风反问道:“最初撰写此书、版刻此书的两拨人,下场如何?”

崔东山说道:“非死即伤。”

左右笑道:“我叫左右,是陈平安的师兄。”

埋河水神娘娘先是呆若木鸡,然后两眼放光,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真不是做梦!

他娘的文圣老爷的弟子,真是一个比一个英俊啊!

————

宝瓶洲中部的大渎之畔。

极高处,如有雷震。

姜尚真凝神望去,是那剑仙路过,大笑起身,与曹州夫人告罪一声,御风化虹而去,视蜃景城护城大阵若无物。

那位曹州夫人半晌没回过神,这个谈吐风雅的穷酸书生,不是说自己是一位进京赶考的士子吗?只因为囊中羞涩,只能厚颜借住道观?

片刻之后,被一剑劈到地面的姜尚真,悻悻然抖落尘土,偷偷返回蜃景城,重回道观,与曹州夫人赔罪不已。

曹州夫人眼神幽怨,手捧心口,“你到底是谁?”

长命欲言又止。

左右站在水边,“等到此处事了,我去接回小师弟。”

长命面有苦色,果然果然,被隐官大人料中了,只得小声说道:“主人与我说过,如果万一前辈有此想法,就希望前辈……”

左右摆摆手,道:“谁是师兄谁是师弟?没个规矩。”

长命哑口无言。

柳清风难得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回,“是以前会一拳打杀,如今见过了世间真正大事,则未必。还是以前未必,如今一拳打杀?”

崔东山后仰倒去,嬉皮笑脸道:“天晓得唉。”

柳清风将书籍还给崔东山,微笑道:“看完书,吃饱饭,做读书人该做的事情,才是读书人。”

崔东山却在笑过之后,开始在柳清风一旁滚来滚去。

罄竹湖,书简湖。罄竹难书。

顾忏,忏悔之忏。谐音顾璨。

陈凭案。当然更是谐音陈平安。

书的末尾写到“只见那年轻游侠儿,回望一眼罄竹湖,只觉得问心无愧了,却又难免良心不安,扯了扯身上那好似儒衫的青衣襟领,竟是久久无言,百感交集之下,只得痛饮一口酒,便失魂落魄,就此远去。”

好一个落魄远去,堪称绝妙。

各种乡俗,娓娓道来,田垄守夜争水,少年上山砍柴烧炭,背篓下山,与市井富家翁在门口讨价还价,被后者呵斥退下台阶,少年接过那串铜钱之时,手心多老茧。

隆冬苦寒时节,少年上山采药挣钱,双手冻疮开裂,采药之时,小心翼翼,免得沾染血迹,卖给山下药铺之时,贱了价钱。

描写这些,往往不过寥寥数语,就让人读到开篇文字,就对少年心生怜悯,其中又有一些奇绝文字,更是足可让男子心领神会,例如书中描写那小镇风俗“滞穗”,是说那乡野麦熟之时,孤儿寡母便可以在割麦村夫之后,拾取残剩麦子,哪怕不是自家麦田,农家也不会驱赶,而割麦的青壮村夫,也都不会回顾,极具古礼古风。

妙处在书上一句,少年为寡妇帮忙,偶一抬头,见那妇人蹲在地上的身影,便红了脸,赶紧低头,又转头看了眼旁处饱满的麦穗。

这一抬头,一低头,一转头,便将一位劳苦少年既淳朴、却懵懂且复杂的心思情思,只一句,便写活了。

况且在北俱芦洲修士眼中,天下剑仙,只分两种,去过剑气长城的豪杰,没去过剑气长城的窝囊废。

哪怕是那个身为北地第一人的大剑仙白裳,私底下,一样会被北俱芦洲修士暗暗嘲讽。

所以对于风雪庙剑仙魏晋,哪怕是毫无关系的琼林宗,依旧愿意敬重几分。

至于魏晋是如何回报这份敬意的,更是十分北俱芦洲了。

跨洲问剑天君谢实。

柳清风点头道:“分寸拿捏得还算不错,若是赶尽杀绝,太过斩草除根,就当山上山下的看客们是傻子了。既然那位饱读诗书的年轻武夫,还算有些良知,并且喜好沽名钓誉,自然不会如此暴虐行事,换成是我在幕后谋划此事,还要让那顾忏行凶,然后陈凭案现身拦阻前者,只是不小心露出了马脚,被侥幸生还之人,认出了他的身份。如此一来,就合情合理了。”

“不是合情合理,是合乎脉络。”

“在山水邸报上,最早推荐此书的仙家山头,是哪座?”

崔东山笑道:“是个不入流的山上小门派,专门吃这碗饭的,已经脚底抹油跑路了,当然也有可能被杀人灭口,做得比较隐蔽,暂时查不出来。说实话,我其实懒得去查。”

柳清风感慨道:“话说回来,这本书最前边的篇幅,短短数千字,写得真是朴实动人。好些个民间疾苦,尽在笔端。山上仙师,还有读书人,确实都该用心读一读。”

崔东山正在翻看一本书。

柳清风在一旁吃着颗略显冷硬的粽子,细嚼慢咽。

崔东山合上书,将那本新鲜出炉、大肆版刻的书籍,递给柳清风,“借你瞧瞧。”

柳清风接过书籍,一边吃着粽子一边翻书,起先看书翻页极快,粽子倒是吃得依旧很慢。

柳清风似乎看到精彩处,笑了起来,翻书慢了些,是讲一对好朋友山水故事,年龄不算悬殊,差了七八岁。都是陋巷贫寒出身,年纪小的那个,最后去了一处名为罄竹湖的地方,反而率先走上修道之路。而一条巷子、年纪更大的少年,离乡之时,还是个刚刚学拳的武夫。一个名叫顾忏,一个名为陈凭案。顾忏小小年纪,到了野修如云的罄竹湖,就强掳了许多妙龄女子,担任自家府邸的开襟小娘,要送给那个视为兄长的陈凭案,后者则是罄竹湖十友之首。

男人举杯,轻声笑道:“我不问夫人,是不是天上客谪落人世间,夫人却要问我姓名,岂不是让我这凡夫俗子愈发俗气了?”

曹州夫人哀叹一声,挥袖道:“去去去,没有一句正经言语,不敢与你吃酒了。”

姜尚真站起身,作揖离去,只是将那行山杖落在了酒席间。曹州夫人倒也没提醒。

一道剑光落在埋河畔的碧游宫之前,与那女鬼门房说道:“与你家水神娘娘通报一声……”

不等左右说完,正吃着一碗鳝鱼面的埋河水神娘娘,早已察觉到一位剑仙的突兀登门,因为担心自家门房是鬼物出身,一个不小心就剑仙嫌弃碍眼,而被剁死,她只得缩地山河,瞬间来到大门口,腮帮鼓鼓,含糊不清,骂骂咧咧跨过府邸大门,剑仙了不起啊,他娘的大半夜打搅吃宵夜……见到了那个长得不咋的的男子,她打了个饱嗝,然后大声问道:“做啥子?”

左右记起一事,趁着当下犹有一点闲暇功夫,说道:“我去趟埋河,就不送你了。”

左右直接御剑远去。

长命对此也无可奈何,离开桐叶宗,去往宝瓶洲。

夜幕中,大泉王朝蜃景城内,姜尚真正在与那位曹州夫人相谈甚欢,她赏月色,姜尚真赏绝色。

这位一本牡丹出身的曹州夫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国色天香。今夜不虚此行。

至于那位年轻游侠是就此返乡,还是继续远游江湖,书上没写。

柳清风轻轻拍打着那本合上的书籍,突然问道:“若是陈平安有机会翻看此书,会如何?”

崔东山想了想,说道:“读到好文字好诗句,说不定还要摘抄笔录。看完之后,估计只会觉得那个陈凭案太可笑,太不聪明谨慎,哪里像他了。恨不得替那位捉刀客修改一番。”

柳清风又问,“如果能够亲眼见到那个写书人?”

崔东山摇头道:“以前我知道答案,如今不确定了。”

开篇之后的故事,估计无论是落魄文士,还是江湖中人,或是山上修士,都会喜欢看。因为除了顾忏在罄竹湖的肆无忌惮,大杀四方,更写了那少年的此后奇遇连连,一连串大大小小的际遇,环环相扣,却不显突兀,深山之中拾得一部老旧拳谱,

出门游历,偶遇世外高人,拳法小成之后,又误入仙家府邸,学得一门上乘术法,出拳杀人,处处占据大义,便是跋山涉水,遇见妖魔鬼怪,皆是出拳果决,酣畅淋漓,大有意气风发的少年豪杰气概。

与不少山神水仙更是一见投缘,其中又有与那些红颜知己在江湖上的萍水相逢,与那娇憨狐魅的两厢情愿,为了帮助一位美艳女鬼沉冤昭雪,大闹城隍阁等等,也写得极为别致动人。好一个怜香惜玉的少年有情郎。

关键是还将那少年游侠儿一路山水游历的勤勉好学,笔墨颇多。在这之后,才是罄竹湖的那场重头戏了。险象环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终于成功从山泽野修手中救下已犯众怒的顾忏,在这期间,年轻武夫机智百出,又有仙家术法傍身,因祸得福,机缘所得一枚养剑葫,更有两位仙子暗中帮忙照拂,甚至不惜与师门反目,足可让翻书的看客们大呼过瘾。

柳清风突然意识到手中还拿着小半粽子,囫囵吃下。

————

一位女子在桐叶洲北部悄然登岸,在桐叶宗找到了在一处水边结茅修行的外乡剑仙,左右。

如今北俱芦洲的所有宗字头仙家,玉圭宗,扶乩宗,太平山在内,都在大兴土木,桐叶宗也不例外。

她见到左右之后,自称长命,来自牢狱,以后会在落魄山修行。

左右听过了她关于小师弟的那些讲述,只是点头,然后说了两个字:“很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