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剑来 >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随手斩飞升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随手斩飞升(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西方佛国,来自剑气长城的剑修庞元济,这么多年,他一直跟着个披头散发、好似始终未曾剃度的僧人,一起为寺庙共同雕塑出五百尊罗汉像。

在这之外,僧人也会盘腿坐在殿外廊道中,神情专注,雕琢一块不知具体材质的佛像。

不知为何,僧人每天白昼在殿内塑像,夜幕中在殿外刻像,不吃不睡,不眠不休,直到形神憔悴,精疲力尽,也不愿休歇。

庞元济也曾问过寺庙方丈,这位从不开口说话说半个字的僧人,坚持多少年了?老方丈只说很多很多年了。

庞元济又问,他是在修闭口禅吗?老方丈却说若非寺庙大阵护持,那人的每一个细微心念,都是滚滚天雷。

王尤物顾不得擦拭眼泪,缓缓站起身,高高抱拳,朗声道:“周密,在此谢过!”

浩然天下,皑皑洲刘氏祠堂内,四水归堂天井,刘财神伸手接雨,这一站就站了很多天。

商贾挣钱,天经地义。

而刘聚宝的合道之路,可以分出两条脉络,其中一条,相对浅显,就是花钱。

成功合道,跻身十四境。

顾灵验笑眯起一双灵动眼眸,“公子有信心有朝一日,在不至于太久的将来,跻身十四境吗?”

儒衫青年低声微笑道:“拭目以待。”

蛮荒一处山巅,一位头戴竹冠的老人,抬头看天,张大嘴巴,没有声响,只是轻轻捶打胸膛,一下子又一下。

好像不如此,就会喘过不过气来。

老人喜极而泣,老泪纵横,默默感受着天地间滚滚而来的浓郁气运,“十四,这就是十四。”

桐叶洲,以前是桐叶宗的飞升境杜懋,如今是玉圭宗大剑仙韦滢,属于勉强为之,其实并不能真正服众。

青宫太保荆蒿,在那流霞洲明面上的山上执牛耳者身份,同样是虚设。青宫山的真正主人,是陈清流。

扶摇洲和金甲洲,就更无一洲魁首此说了。

宝瓶洲,那位道号纯阳的吕喦,行踪不定,如今依然名声不显,故而不撑场面,属于面子之外的里子。

如果不谈修为,只说面子,大概以剑气长城末代隐官身份担任大骊新任国师的某人,还算凑合?

范将军点头道:“裴钱那小书呆子,作为陈平安的开山弟子,她都不知道这件事,钟魁老弟,你可以啊。”

钟魁全无半点尴尬神色,双手扶住腰带,只管自顾自说道:“你们可能并不清楚,就我跟陈平安的交情,在他们俩婚礼酒宴上,宁姚得跟我不止敬一杯酒,两杯嫌少,三杯不多。”

周城隍问道:“一口一个陈平安、宁姚的,你真当他们听不见啊?”

钟魁立即闭嘴。

先前在那十万大山,老瞎子与甘棠说未来新十四境修士当中,水分不小,但宁姚是例外。

她更不与那头十四境候补鬼物撂狠话,只是一剑斩去,天地十方,密密麻麻,布满金色剑光,如树如花。

莫名结仇的敌我双方,何止是相隔千万里,那条璀璨剑光穿过不计其数的光阴回漩之地,剑光如影随形,鬼物无所遁形。

都是鬼物了,你还要找死,那就让你再死一次。

只是一剑,便斩落那头鬼物头颅,分不清是剑术剑意剑法剑道,鬼物连同魂魄真身一并被那剑光轰然炸碎。

宁姚神色冷漠,只是随手抹掉眉心处的血迹,剑光拖曳起一条金色长河,长剑铿然归鞘。

年轻僧人收回那只脚,转身回到廊道,竟是直接走下台阶,走向雨中。

僧人每走一步,头发自行簌簌而落,脚底下都泛起一朵金色的莲花,流光溢彩。

当他站定。

大雨停了。

歇即菩提。

今天庞元济坐在那个僧人附近,一般都是夜中在殿外刻像,僧人这算不算破了自己心中戒律?

庞元济不是没想过照搬书上言语,想要误打误撞,希冀着帮衬那位僧人一点半点,例如一句何苦白昼点灯,何必日中燃烛。

僧人听过了这般言语,也会停下手中刻刀,抬起头,与庞元济微笑致谢。

后来庞元济才从老方丈那边得知,僧人早就看遍了全部的世间佛经,只要是被记录在册的公案机锋,更是一览无余。

庞元济突然被吓了一跳,原来那僧人放下手中刻刀,将那木像捏碎,两手空空,结跏趺坐,摇摇头,喃喃道:“终究不成。”

顾璨微笑道:“只要你跻身飞升境,我就躺着不动,随便你骑,任意驰骋。”

她神色认真说道:“说好了啊,不许反悔。”

顾璨点头道:“你记得多学几门道家房中术。”

这让她有些气馁。

浩然九洲,中土神洲,高人太多,没谁敢说自己是一洲山上的仙师领袖。

庞元济再问,他在殿外雕刻佛像那么久了,为何一直不为佛像开脸?

老方丈说他还在找自己的本来面目,所刻佛像,正是他自己。

庞元济忍不住询问,成佛就这么难吗?老方丈说就怕难上加难。

庞元济最后问了个问题,僧人那些头发?老方丈说都是他放不下的执念,越断越多,越斩越长。

连续几天的大雨滂沱,正午时分的天地昏暗如夜,不知会再下几天才会停歇。

为皑皑洲从北俱芦洲手上,争回那个“北”字,终于不再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了。

青冥天下,两京山和大潮宗的共同宗主,朝歌的道侣,徐隽这些天,反复翻看白玉京陆掌教的那篇《徐无鬼》。

等到徐隽转头望向窗外,天已微亮,当他放下书的时候,徐隽莫名其妙就是十四境了。

于是天地间就出现了第一位十四境鬼物。

徐隽对此哭笑不得。

天无绝人之路,整整一万年了,终于跻身此境了。

先前陈清流造访白帝城,与那好徒弟郑居中,双方聊了几句交心言语。

其中涉及哪些蛮荒大妖最有可能跨出那一步,率先跻身十四境。

按照郑居中的推算,给出的那个答案,极为出人意料,先后顺序,是道号“山君”的王尤物,离垢,白景,无名氏。

就如郑居中所料,蛮荒天下第一个合道成功的大妖,正是这个最不被他人看好的王尤物。

顾璨双手笼袖,道:“在白帝城学道法,在扶摇洲当第一。”

她眨了眨眼睛,嗓音软糯道:“公子,好像还是不够狂唉,就只是扶摇洲的第一人。”

顾璨扯了扯嘴角,满脸笑容放肆至极,“将来某一天,道号春宵的子午梦,她会觉得当年决定给顾璨当个低头伏小的贴身婢女,是莫大荣幸,更是你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选择,没有之一。”

她伸手轻轻拍了拍极富良心的高耸胸脯,“公子,说真心话,我觉得还是算不得什么壮举,远远没到那种狂到没边的地步呢。”

顾璨袖内双手十指交错,沉声道:“以后不管陈平安在大道之上,走得多远,我都会与他并排而行,不管他将来山巅所站位置有多高,顾璨都会跟他并肩而立。”

当时甘棠其实是将信将疑的,觉得老瞎子是偏心宁姚,才说了句场面话。

如果这位落魄山的一般供奉,亲眼见到这一幕,估计就知道老瞎子的那句话,实质上没有半点水分。

人间纷纷十四境。

宁姚随手斩飞升。

身穿一件大红法袍的钟魁才来这边,站在周城隍他们身边,故作镇定,哈哈笑道:“她是陈平安的道侣。”

这件事,谁都知道,哪里需要你钟魁多此一举,替我们解释她是谁。

宁姚假装没听见钟魁的言语,与那边抱拳歉意道:“尽量争取下不为例。”

等到确定宁姚离开,重返浩然了,钟魁一本正经说道:“宁姚还是我的弟媳妇,他们的婚宴请帖,我都收到了,你们没有吧。”

周城隍忍俊不禁,问道:“我怎么没听老秀才说起此事?”

转身是佛。

一道气势如虹的剑光,起自浩然天下扶摇洲附近,凌厉一剑斩开幽明之隔。

女子环顾四周,瞧见了手持神器的周城隍那边,她径直来到那头飞升境圆满鬼物舍弃的道场。

酆都地界只广袤无垠,与阳间极为不同,不止是山川相隔那么简单,处处暗藏光阴长河漩涡。

宁姚也不与周城隍和酆都诸殿阎王如何言语,只是伸出一根手指,在眉心处一划,鲜血淋漓,如开天眼。

庞元济似乎被僧人身上的那种悲苦情绪所熏染,这位离乡背井多年的剑修,也有些心情低落起来。

僧人望向廊外的昏暗雨幕,很快就释然,无法成佛,又不是无事可做,双手合十,低头佛唱一声。

年轻容貌的僧人缓缓站起身,转身走向大殿,一脚跨过门槛。

庞元济没来由想起昔年在家乡,据说是愁苗自己编撰的一个故事,只有陈平安看过了,说写得很好,愁苗却说闲来无事,打发光阴,随便写的,你们看过就算。可是年轻隐官都这么说了,避暑行宫就开始起哄喝彩,把愁苗给愁得不行,很后悔拿出当时尚无结尾的故事了。庞元济如今只记得上边有几段对话,记忆深刻,至今难忘,书上一个结局好像注定成佛的僧人,询问自己身边一位好像注定无法成佛的弟子,“徒儿,趁着尚有天光,我们不如继续赶路,多走一程山水是一程。”“师父,哪有白天不走走夜路的道理,不如先休息吧,明早起程不迟。”

“徒儿,西行取经,你说我们几时方可到得灵山?”“师父,你自小时走到年老,老了再小,这般老小兜转千番,也还是万难。只要你明心见性,转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见佛。”

就算符箓于玄跻身十四境,还是如此。甚至当年那位人间最得意的白也,他都不会如此认为。

但是此外八洲,就很有说头了。

例如趴地峰火龙真人,就是公认北俱芦洲黑白两道的扛把子。

皑皑洲的刘聚宝,顶替了早年的“七十二峰主人”韦赦。

南婆娑洲,曾经是那位肩挑日月的醇儒陈淳安。只是现在变成了龙象剑宗的齐廷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