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68节

走进不科学 第6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加之公司背靠中科大,所以顾群青唯一顾虑的,就只剩下了产品的效果问题。

因此他对这份报告看的非常认真,遇到关键字句,还会用指甲尖压道划痕。

“杀虫代次5.5至6代,等比杀虫率远高于拜耳、森下制药……”

作为曾经在赛诺菲这种顶尖国际药企工作过的大牛,顾群青虽然不是生物医药的专业人士,但该掌握的数据他还是清楚怎么看的。

过了半个小时。

“顾先生,这是第五代吡虫啉的部分效果报告,其中有部分内容现在还不太方便公开,不过主要是成分和制备方面的信息,不影响阅读体验。

您可以先看看,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也可以随时提出来,大家开诚布公嘛。”

顾群青点点头,双手接过徐云的报告,认真看了起来。

今天二人的会面说是徐云面试顾群青,但同样也是顾群青在面试徐云。

一位堂堂GSB毕业的、曾做过顶尖药企大区副总裁的人物,不可能单凭潘院士的一句话就对着徐云纳头便拜。

比如我手下的一个人,也是国内出身的留学生,一开始m3级别,转国籍后三年就升到了区域vp,张口闭口就是你国你国。

总部高层也不止一次暗示我,无论是入欧还入美,都可以升到m9。

但问题是……凭什么呢?我凭什么要换掉自己的血,披上另一身皮呢?”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有些激动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后来的事情就更简单了,团队内被插入眼线搞事,资源缩减,矛盾积累到临界点爆发,我选择辞职,三年前回到了国内。

“顾先生,我听说您之前是在赛诺菲担任南美地区的大区执行副总裁,成绩斐然,无论是身价还是职业前景都相当光明,但后来为什么离职了呢?”

顾群青闻言,表情逐渐认真了起来。

他知道,徐云的这个问题,便代表了面试环节的正式开启。

只见他沉默了几秒钟,说道:

“准确的说,应该是我提出了辞职。

徐云将最后一段英文翻译完毕,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整整223页的内容,大小6.43mb。

纵使其中有大部分是实验室已经汇总的数据报告,整个过程依旧耗费了徐云巨大的心力。

随后他将这份论文打包加入附件,发到了田良伟的邮箱里。

虽然徐云对于论文的格式早已驾轻就熟,但这种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的,最起码得让自己的导师查个重吧?

中间那个T被NTR成了A,就成了NAR。

NAR发来的这封约稿函语气非常客气,差不多就是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发稿云云,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不过客套话归客套话,哪怕是核心期刊的约稿论文,同样避不开前期审查。

顶多就是外审的速度会快点罢了。

徐云早在第五代吡虫啉研发成功的当天便开始准备起了论文文稿,加之徐云与论文发表有关的经验极其丰厚。

《常见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性息素及吡虫啉的特异性互作机制研究》。

“粗产物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20:1)纯化得到无色油状液体(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0.12 g,产率85%)……”

“[α]D20=+1.52(c 2.37,CHCl3);1H NMR(500MHz,CDCl3)δ:5.52~5.29(m,4H),2.95~2.91(m,2H),2.80(t,J=7.1 Hz,2H),2.39(dq,J=13.3,6.6 Hz,1H),2.23~2.20(m,1H),2.09~2.04(m,2H),1.55~1.26(m,20H),0.97(t,J=7.5 Hz,3H),0.88(t,J=6.9 Hz,3H)……”

田良伟之前的那番话确实不是在吹牛,就在徐云和顾群青分别的第二天,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件便发送到了徐云的个人邮箱里。

这份信件的开头并不是‘你好我是一位大陸北方網友’的骚话,而是一封相当正式的论文约稿函。

“还有最后72个小时。”

第84章 论文发表

顾群青的‘面试’过程相当顺利,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徐云和顾群青便简单的达成了初步意向。

当然了。

这个意向最终能不能转化成最终的COO职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要是检测结果低于这份报告10%以上,您直接拿它摔我脸,和我说某某某退钱好吧?”

顾群青闻言一愣,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有些时候确实存在相性的说法。

短短的一个小时不到,无论是徐云还是顾群青都有一种知己相逢的既视感——尤其是在提到蟑螂的时候。

随后徐云又问了几个有关线下模块的问题,顾群青都相当流畅的给出了答案。

像鲁迅先生的文章一样,其实一开始他就是想多水几个字稿费,但在后世却被人脑补出了一堆本不存在的含义,要是真有天堂地狱或者地府黄泉,也不知道鲁迅先生见到那些出题者的时候会不会想揍人呢。”

看着这位有些自来熟的面试者,徐云不禁在心中暗暗点了点头。

从简短的聊天看来,这位应该不是那种张嘴就是一堆洋屁的‘海龟’。

顾群青,潘院士介绍的一位海归人才,GSB……也就是斯坦福大学的MBA。

这些年也不知道因何缘故,MBA忽然就变得有些烂大街了起来。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徐云:

“徐董,这份报告真的没有掺水分吗?”

徐云见状顿时心中一定,笑着说道:

“顾先生,如果您担心我们用虚假报告骗您,那我们完全可以在合同中加上相关违约条款。

等专利申报成功后,您可以随意去找任何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国内国外都没问题。

说句可能有点aoe的话,绝大多数顶尖院校毕业的mba其实都有些文青,梦想着去改变世界。

所以选择工作的时候薪资不一定是首要重点,公司的前景和潜力才是关键。

顾群青在来之前特意通过私人关系了解过徐云的履历,并且走的还不是潘院士的那条线,甚至连徐云在校时的成绩单都拿到了手。

起码从履历上来说,徐云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

研发能力强,管理能力稍显不足,和自己的属性具有极高的契合性。

其实我原先打算去和恒瑞医药谈谈,但潘院士找到了我,和我说他的徒弟搞出了个大新闻,而且还和杀蟑螂有关,我就临时改了主意。

徐董,你恐怕不知道美洲那边有多少的大蟑螂吧……

美洲大蠊美洲大蠊,字如其意,它的主产地就是在美洲啊……”

看着话峰一转,提及蟑螂便一脸怨念的顾群青,徐云的心中顿时冒出了一股见到同道中人的亲近感。

随后他想了想,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了一份报告:

至于原因嘛……

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就八个字,白人至上,隐形歧视。

当时我带领的团队三年业绩翻了274%,南美九位执行副总裁排名第一,奈何还是整天被人穿小鞋。”

说着顾群青笑了笑,从身上取出了自己的身份证,捏着一角晃了晃:

“当然了,如果我选择放弃这张证件,有很多障碍可能就会迎刃而解——起码暂时是这样的。

眼下的时间已经临近晚上七点,原本徐云以为最早也要明天才能得到田良伟的回复,但没想到一个小时后,他的微信语音便响了起来。

来者赫然便是田良伟。

因此当收到NAR的约稿函时,论文差不多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References……”

“A new synthesis of the sex pheromone of cockroach cunea from 1-bromoundecane was developed.The procedure includes 11 steps,and the overall yields is 14%.Furthermore。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alkyl halide,partial hydrogenation with nickel boride,Sharpless asymmetric epoxidation,ring opening with HClO4,and alkylative epoxiderearrangement are crucial steps……”

数个小时后。

来自赫赫有名的《NUCLEIC ACIDS RES》。

《NUCLEIC ACIDS RES》的中文名叫做《核酸研究》,由牛津大学于1974年创刊。

别看它的名字里带着核酸两个字,实际上它的收录领域非常广泛。

化学和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成果都可以在上边发布,目前的影响因子已经达到了13.8,妥妥的一区期刊。

这本杂志大多数时候都会被简称为NAR,要是不太好记的话,可以从NTR的角度入手:

一来顾群青的竞业协议还没彻底到期,二来则是要有更加可靠的成果发布,以此打消顾群青最后的一丝顾虑。

这个成果最直观的就是……

论文。

此时此刻。

洗漱完毕的徐云端坐在椅子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一份已经书写了大半的论文:

两个小时后。

徐云放下已经见底的咖啡杯,对顾群青问道:

“顾先生,冒昧问下,您离职前签署的竞业协议还有多久?”

顾群青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当时按照法律仲裁签了三年,至于现在嘛……”

但实际上,那些顶尖院校MBA的价值依旧很高,并且录取率长期低的吓人。

这点其实从薪资水平上就可以看的很明显:

一般沃顿、斯坦福、哈佛或者耶鲁商学院毕业的MBA,基本来读书之前年薪就超过50万了,毕业后只要愿意,百万职务随便选。

更别提顾群青这种早整整一轮毕业的MBA,如果不是潘院士介绍,徐云基本上没可能接触到这种大牛。

随后徐云轻咳一声,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