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633节

走进不科学 第63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实际上。

玉玺是在造纸术发明后才越做越大的。

又比如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中出土的一块大玉璧,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但厚度才0.6厘米-0.7厘米。

而这块玉璧,已经目前为止战国时期最大的玉璧了。

因此真正的汉制传国玉玺,远远没有影视作品里那么大。(还有一种说法是玉玺用的蓝田玉,那大小就不受厚度影响了,但和氏璧→传国玉玺是接受度最高的一种说法,我采用的也是这种)

卞和的那块玉石被打开后,楚文王派玉人打磨成了扁平的‘壁’,进行了一创。

接着秦始皇把‘壁’再抠出了玉玺,属于二创。

因此玉玺的厚度就被固定了。

截止到2022年,华夏出土最厚的‘壁’也只有两厘米左右。

当然了。

同时三国志在这段引用的是韦昭的《吴书》,是吴国的官方史书。

这段描写也是玉玺形貌最早、最重要的记载。

一汉寸等于2.3cm,其中方圆指的是周长而非边长,也就是传国玉玺的尺寸大概就2-3厘米。

另外和氏璧的厚度也能作为相关证据。

‘壁’在古代是一种扁平型的玉器,中间有个小孔。

看起来跟三包方便面叠在一起似的。

而实际上呢。

秦汉的玉玺个头都并不大。

比如陕历博有一枚高仅2厘米、边长2.8厘米、重才33克、以现代人的眼光看着完全不起眼儿的玺印。

但它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中国年代最早且唯一的一枚皇后玺印。

接着足足过了好几分钟。

徐云的目光才从迷离、茫然逐渐变得清澈,回想起了自己在现实中的情况:

进入副本前。

他正和老苏等人因为生产线的事情,前往甬城拜访了汉华集团的董事长林振华。

在那段时间里。

他轻叹一声,握住艾维琳的项链,抬头道:

“回归现实。”

第350章 老苏的误会、脱去枷锁!

随着徐云默念完‘回归现实’四个字。

唰——

而右边的一道显示的则是一段提示:

【特殊任务】-【可开启】-【请在180天内开启】

很明显。

这道门背后,通向的便是传国玉玺页面上显示的那个特定副本。

不过眼下徐云刚从1850年归来,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需要调整一番。

【效果(需完成特定副本后方可激活)】:

【国运+5,人均寿命提高5%,聪慧+5(专用于新生儿),国家级项目增速30%,公知有一定概率遭遇天罚,国足排名下滑20】

与此同时。

唰——

徐云不远处。

这种情节和迷信“天命”无关,而是一种刻进了血脉里的礼乐传承。

透过玉玺。

徐云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岁月之前,一位又一位皇帝立于丘坛,带领先民向天祈福,周围编磬、编钟、鎛钟齐名,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摇红……

它见证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岁月悠悠,为它依旧圣洁不变。

出神许久,徐云才将心绪收回了现实。

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

十六年后。

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公元939年。

后晋石敬瑭引契丹军包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

“传国玉玺啊……”

看着手中的玉玺,徐云的心绪前所未有的复杂。

当然了。

这股复杂纠结要不要自立为王啥的没关系。

而是作为一名华夏人,谁没有玉玺情节呢?

再厚的玉器不是没有。

但它在古代叫做玉琮,和‘壁’是两码事——华夏古代礼乐的记载极其严苛,不可能会犯把玉琮叫成‘玉壁’的失误。

目前秦汉出土的玉印边长最长的就是上头提及的皇后玉印,其次是滇王金印和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印。

刘胜的玉印边长为2.7厘米,滇王金印也不过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0.7厘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

因为那时候的印章是盖在封泥上的,类似西方的火漆,清代玉玺在竹简的年代根本没法用。

尔雅·释器有云: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肉指的是边,好指的则是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具体各位可以搜索商朝玉联璧或者汉代青玉玉环玉璧的图片看看。

也就是说。

玺体为正方形,钮为高浮雕的匐状螭虎;

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字体结构严谨大方。

该玺是1968年被当时还上小学的孔忠良在XY市狼家沟水渠旁捡到的,此地在吕后与刘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约一千米的陵园之内,因此有专家推测可能是吕后的佩印。

另外根据三国志记载。

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汉华集团的研发队伍破解了过渡金属催化的问题,林振华则动用了海军方面的关系,搞定了0.002mm精度的环化设备模组。

接着徐云则和老苏去了趟五州山,给老苏上了波坟。

他周围的景象瞬间为之一变。

待他回过神时。

整个人已然处在了……

一间现代化的屋子里。

“……”

因此他并不准备立刻就开启这个新副本,最起码要先把现实里的一些事情交接清楚再考虑。

想到这里。

徐云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

总算结束了……

过了小半分钟。

原本代表着1665、1100、1850副本的三道门骤然消失两道,唯独1665副本巍然不动。

几秒钟后。

原先1100和1850副本所在的位置上,再次出现了两道全新的大门。

其中左边一道显示的数值是0/100。

也就是开启依旧需要知识点,应该属于一个标准的常规副本。

同时《永乐大典》都给出了那么好的奖励,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国玉玺又会如何呢?

抱着这股好奇。

徐云缓缓伸出手,覆盖在了玉玺上头。

【传国玉玺】

【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最高象征之一,可正国运,正文心,斩邪祟,扬浩然气】

从此,传国玉玺再无踪迹。

虽然往后的宋、元、明、清都有玉玺被发现的传闻,但后来尽皆被证明都是虚假消息。

等到了乾隆即位后。

他命人刻了二十五方玉玺,放置于故宫交泰殿。

后世大家见到的那种厚厚方方的玉玺就是这种,方四寸、厚两寸、高三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