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70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第270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陛下容禀,今岁春草原干旱,今岁秋冬来的比往年更早,草原上的牛羊在长生天的愤怒下,冻死饿死无数,恳请陛下怜悯一二,草原急需盐巴和铁锅,熬过酷寒的严冬,命妇恳请陛下怜悯。”三娘子楚楚可怜的请求恩赏。

“别无所求吗?”朱翊钧玩味儿的问道。

三娘子这个时间入京来,是故意还是不小心?显然是有意为之。

大唐一朝一共发生了四次玄武门之变,贻害无穷。

三日后,天还没亮,朱翊钧就已经换上了天子的十二旒冕、十二章衮服。

走进了皇极门,顺着中轴线,一眼望去,就是偌大的三大殿广场,左边是武成阁、右边是文昭阁,正前方是三大殿最大的皇极殿,朱翊钧站在皇极门的门洞前,看着远处的皇极殿,嘴角抽动了下说道:“玻璃窗吗?”

朱翊钧一步步的走上了五道金水桥,走进了皇宫。

大明可以承受这个损失,就是不知道俺答汗能不能承受了。

一套丝滑的小连招,将趁火打劫,变成了皇帝行仁政、柔远人,这样一个变化,就从北虏索赏,变成了求皇帝怜悯,这样皇帝得了面子,北虏得了实惠和里子,大家都有交待。

朱翊钧听闻才露出了笑意说道:“平身,忠顺夫人的意思是,俺答汗问朝廷要好处,才不肯出兵帮忙,趁火打劫吗?俺答汗要什么好处?”

“确有其事。”三娘子暗道不妙,朝廷果然知道了土蛮汗遣使之事,也知道了俺答汗答应了条件。

这样的战局态势,让俺答汗不敢擅动。

“回陛下,的确是玻璃窗。”王崇古由衷的挺起了胸膛,这是一件值得他骄傲的杰作,所有人看过之后,只会认为自己来到了天宫。

大明皇宫的格局,甚至是颜色,王崇古都没有做任何的更改,唯独是这个玻璃窗,是王崇古改的形制。

朱翊钧在西苑门前,上了大驾玉辂,而后来到了午门之前,时隔两年半,被焚毁的皇宫中轴线终于复建,关闭了两年半的宫门,在皇帝的车驾到来的时候,在鼓声炮声中缓缓打开。

李元吉想要做皇帝,唯一的阻碍就是秦王,太子不值一提,他就开始四处挑拨离间,下毒、夺兵权、在李渊身边搬弄是非等等,最终激化矛盾彻底炽热化,玄武门事变爆发。

没有李元吉挑拨离间,李世民应该可以更加充足的准备,用一种更加体面的方式来结束皇位的争夺,而不是用最酷烈的宫变,杀一母同出的亲哥、亲弟,入宫兵逼亲爹,为大唐日后埋下频繁宫变的隐患。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娘子五拜三叩首,行大礼面圣,俯首帖耳极为恭顺。

戾和灵都是恶谥,比如明英宗朱祁镇给他弟弟朱祁钰的谥号就是戾,郕戾王就是天顺年间到成化十一年,朱祁钰唯一的官方称呼,直到明宪宗朱见深为叔叔平反,朱祁钰的皇帝号才被承认。

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在地基上接见外使,充分的说明了这皇帝的心眼,比针还要小,记仇的很!

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被人骑到脖子上拉屎,这种感觉当然不爽,但是为了战略,朱翊钧可以简单让步。

三娘子终于露出了为难的神情,在这方面,三娘子和俺答汗是有分歧的,而且分歧巨大。

因为大明在辽东的步步紧逼,土蛮汗用了浑身的解数,都不能阻拦大明军的步伐,所以土蛮汗这个宗主大汗,向俺答汗求助,俺答汗欣然应允,并且打算在应昌会盟。

三娘子入京最主要是表达西鞑靼的恭顺之心,其次是确定今年的羊毛贸易的份额,而后便是代俺答汗献上贺表,恭贺大明皇帝大婚在即。

虽然规模上比不上永乐年间动辄十几个朝贡国的使臣入朝恭贺,但数量上不算太过于难堪,能够维持天朝上国的颜面了。

一种全新的营建方式,在保证采光的情况下,保证了保暖。

群臣见礼之后,第一个宣见的就是三娘子,毕竟上次皇帝在地基上接见了三娘子,有损朝廷威严,现在皇宫鼎建完工,自然要重新召见一遍,省的北虏有轻视之心。

给倭国的军械,可以简易一些。

“不是用水晶烧的吧。”朱翊钧看着那些个玻璃窗,下意识的问道,水晶多贵,用来烧玻璃实在是浪费了,可是这年头不用水晶烧制,玻璃都带着些绿色,但是从反光上看,并无绿色。

这就是何等的绝望?

第270章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朱翊钧看着王崇古,又看了看张宏,再看看冯保,他们仨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在皇帝面前挑拨离间,西山袭杀大案调查迷雾重重,甚至可能会成为大明悬案之一。

但是他们仨,都没有说自己怀疑谁,甚至连这个意图都没有。

这么好的泼脏水的机会,三个人硬是忍住了,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作为皇帝的近侍大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者曰谗,显然三个臣子都不想做谗臣,但也算不上刚直不阿、敢争敢谏的直臣,虽然品行上,他们做不了像海瑞那样的正臣,但是也不会做邪臣。

趁火打劫,朝廷不让俺答汗帮土蛮汗的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至于代价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战场的态势。

三娘子更倾向于扩大羊毛贸易,尤其是关于盐***锅等一些货物的价格让步,这是实打实大的好处,三娘子见过朱翊钧,知道这皇帝是个什么人。

李建成的谥号是隐,而不是戾,这是李世民作为胜利者给的仁慈,再加上贞观十六年将息王升为了太子,可能是李世民在猫哭耗子假慈悲,也有可能是为了安抚旧党残余,也有可能是真的有点仁慈之心。

活动在草原上的墩台远侯,深入虏营的探查,对于草原的动向,越来越严密,一张由墩台远侯铺设的情报网,洒在了草原之上。

到时候俺答汗要被挫骨扬灰,三娘子可没有齐王妃杨氏那样的待遇,还能伺候胜利者,三娘子只会被杀,大明皇帝又不缺她一个。

俺答汗也在观望,大明军强悍,侵略如火,势如破竹,俺答汗就以宗主大汗所请不得不从为由,向朝廷陈情;大明军虚有其表、虚弱无比,被打的节节败退,那俺答汗当然要适逢其会的参与其中,趁机捞点油水。

“放眼整个天下,没有比大明军械更加可靠的军械了,哪怕是大明换装淘汰掉的军械。”王崇古阐述了大明军械的商品优势,军备也是一种商品,而且是一种利润极高的产品,尤其是在战争期间,军备的价格会水涨船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旒冕和衮服,是大明区分朝贡国亲疏远近的标志,比如琉球、朝鲜国王的冕服是九旒,衮服是九章,圭为九寸,金钩革带等等,而安南和倭国则是七旒七章七寸,再远一些比如满剌加国(马六甲海峡)、锡兰(斯里兰卡)等等,就是五章。

这会儿皇帝服软了,日后皇帝发起飙来,俺答汗一死了之,偌大的金国诸部,如何自处,难道学祖宗西进不成?

比如本来能够经久耐用的铳管,在经过了几年之后会铁锈斑斑,甚至蚀穿枪管,长短兵皆可以如此,简陋的军械,可以增加倭国的订单,同样也可以对倭国的军事实力做到全方位的情报搜集、渗透,而且还能增加对倭国内战的影响力,今日可以卖给毛利家,明天也不是不可以卖给武田、北条家,后天也不是不能和织田信长做买卖。

买卖而已。

卖军械,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卖军械,其中的尺度,如何渗透,对于王崇古而言,都不是什么难事,皇帝把这件事交给他,王崇古可谓是重操旧业,经验丰富。

李世民完全有理由恨李元吉挑拨离间。

大明军到大宁卫已经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土蛮汗没输,也没赢,因为并未跟大明军接战,只有大明军在修营堡,一点点的蚕食土蛮汗,面对这种横压硬碾的战略,土蛮汗连打一仗拼个鱼死网破的机会都没有。

非常的抗造,建筑冗余的设计,严重超标。

王崇古在西北跟俺答汗明枪暗箭的斗了这么些年,不是一点军务不懂,一把大环刀耍的出神入化的王崇古其实对军务非常了解,他的观点和戚继光是完全相同的,平夷铳已经被发明了几年的时间,但是戚继光仍然将其当做辅助火器使用,更常用的火器是鸟铳,就因为鸟铳更加稳定。

三娘子不认为大明朝廷会答应,就是答应了不过是一纸空文,到时候撕破脸的时候,一文不值。

但是李世民给四弟李元吉的谥号是剌,同厉,暴戾无亲曰剌,这是一等一的恶谥。

王崇古赶忙说道:“不是,这要是用水晶烧,这鼎建可不就是一百四十万两了,一千四百万两也就能烧个玻璃了,是两次磁选筛铁之后,还是带着一点绿,不是很明显而已。”

王崇古的表情岿然不动,他前日入宫已经和陛下深入沟通了三娘子入京的若干事宜,陛下就像个老狐狸一样,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给三娘子施压。

“启禀陛下,顺义王在六月的时候答应了土蛮汗所请,但是这已经五个月过去了,顺义王未曾动一兵一马,还请陛下明察,宗主大汗所请,顺义王不得不从,的确是应承了,但是没有说具体的时间,即便是土蛮汗一再催促,但是顺义王仍然有顾虑,遂遣命妇入朝详禀。”三娘子恭顺的回答着陛下的提问。

顺义王俺答汗的就是五章衮服。

这算是承认了李建成做过大唐的太子,这个谥号里的隐,是不显尸国曰隐,隐拂不成曰隐,意思是德行不明而空占君位,无能在位又偏偏窃位。

三娘子并不觉得在地基上接见有什么有损皇帝威严的地方,只要戚继光那十二万京军还在,哪怕是在茅草屋里面圣,那皇帝也有威严,若是京畿被接连入寇,无论多么富丽堂皇,都没有任何的威严。

之所以王崇古敢用九族当担保,说质量比金砖好,完全是因为用到了全新的技术,高温烧结。

皇帝身边的人不断的挑唆,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唐初时候,善战的秦王李世民,因为太能打了,李渊只能册封其为天策上将,开府建衙,这个时候天策上将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已经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还差了那么临门一脚。

而想要玩制衡的李渊就像是在刀尖上起舞一样,维持着太子和秦王之间的平衡。

这个极其脆弱的平衡是被老四李元吉给打破的。

元吉为唐,隶书中,元吉可以写作唐,李元吉有了野心,他分析了朝局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