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76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

第276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土蛮汗想走,但是他不想放弃羊毛丰厚的利润,没有答应三娘子的条件,三娘子已经在五日前离开,应昌有两个万人队虎视眈眈,土蛮汗必须要做出决策了。

“我去抓汉儿!”李成梁一甩马鞭,把气洒在了汉儿的头上。

海女是吕宋的特产,主要是操船,而蚌女则是下海采珍珠的女子,是安南国的特产,游女是倭国的特产,高丽姬来自朝鲜,海拉尔来自草原。

“戚帅不是贪功冒进,是谋而后定,但是仍然让人忧心不已。”朱翊钧可不认为戚继光会贪功冒进,战场上的局势千变万化,以前线将帅决策为准。

想要凑齐万国美人,得去找皇叔朱载堉,大明皇宫里都是汉妃。

现在风水轮流转了,轮到大明在侧做渔翁了,战场的局势转变就是这么的奇妙,前一天,俺答汗还在当渔翁,今天,就轮到戚继光做渔翁了。

朱翊钧匆匆离开了,会宁卫的捷报到了,但是戚继光、李如松、麻锦、陈大成追击而去,让朱翊钧立刻紧张了起来,万一有个好歹,岂不是要出大乱子?!

捷报都是红旗,而且封皮上有摘要,小黄门这一套丝滑的小连招,是冯保这个老祖宗的创造发明,就是为了表示事态紧急。

抛弃这些汉儿,土蛮汗是没有一点心理压力的,他又不靠汉儿军完成统治,他的基本盘还是自己的万户,只要能保住万户的实力,他这个可汗就是很成功的,不会被人拧下脑袋当球踢。

当叛徒就是这样,两家如果不是打起来,可以反复横跳的谋求好处,一旦开战,就是弃之如敝履。

用烟花爆竹吓唬敌人,从火器发明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这种战术,爆炸声中,根本分不清什么是火器,什么是烟花,到底是火器还是烟花,这些个败兵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去判断。

“这就到应昌了?”陈英义躺在雪地里,看着破败的应昌城的那个牌额,气喘吁吁的说道。

俺答汗派他们来当渔翁的,不是派他们来和土蛮汗死战的。

汉儿却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土蛮汗带着他的万户和鞑靼人静悄悄的走了,走的时候还告知汉儿军明日决战,养精蓄锐,汉儿军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空空如也,崩溃开始了。

土蛮汗最精锐的是哲别射手,这在大明就是虎力弓射手,整个京营十万人,不过三十多个虎力弓射手,虎力弓射手在战场上是极为显眼的,无论是弓箭,还是其装备,都要比别人好很多,在千里镜的配合下,平夷铳总是能够精准的找到对方的哲别射手。

这就是战场,需要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的地方。

李如松完全没料到自己会取得如此的战果,等到回过神来,他的脚下已经是应昌了。

“像大明军啊。”三娘子看似说了句废话,但其实不是,此时的大明军最像的就是大明军,具体而言就是洪武、永乐年间的大明军,以一种无可匹敌的状态,让所有敌人为之胆寒。

李太后比陈太后要好看,李太后做宫女被隆庆皇帝看上,那自然是样貌出众,而陈太后则是走选秀女的路子,在美色误国的大风力下,陈太后要比李太后逊色一些。

步营掩杀而去,三千人生生制造出了三万人的气势来,长昂后军的溃败,给整个西进的土蛮汗诸部,带来了可怕的连锁反应,前面根本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恐惧这种情绪十分容易蔓延,在后军在逃,所有人下意识的开始一起逃。

“我们可以抛下汉儿军殿后,主力急速通过山口,大明军就是在后面追击也要把汉儿军收拾掉,而这最少也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就是这三五天,我们的主力通过山口,逼退应昌的两个万人队,大汗以为我这计策如何?”董狐狸察觉到了大帐内的气氛有些压抑,他还以为是战局不顺,打到这个局面,气氛再压抑也不为过。

只需要堵住这个山口,在日后的决策中,大明就拥有了更多的余地,在政治和军事活动中,任何一点余地都是弥足珍贵的。

逃!逃!逃!

这就是虏营面对震天的喊杀声的唯一应对手段,不一定要跑得过大明军,但是只要跑得过身边的人,就有更大的概率活下来,杀人是一件很累的活儿,追击很容易被败兵所阻拦。

戚继光给皇帝讲战例的时候,很难解释正统十四年十月发生的京师保卫战,当时大明京营已经全军覆没了,大明京畿并无守军,也先侵略如火,大败之后,居然还能打赢,戚继光在讲的时候,把西晋末年两帝被俘、北宋末年两帝被俘的案例拿出来一起讲,西晋末年和北宋末年,无不是衣冠南渡,偏居一隅。

“海拉尔、高丽姬、游女、海女、蚌女都不如大明美人啊。”陈太后看着台下千娇百媚、欲语还休的女子,对李太后低声说道。

如此扎营,还是打死算了。

大明和北虏打了两百多年,谁也奈何不了谁,熟门熟路,要是北虏和东夷,也就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联合起来,大明就会有大麻烦,而且是天大的麻烦。

冯保在皇帝耳边耳语了几声,朱翊钧面色剧变,立刻站起身来说道:“母亲、娘亲,丫头,你们做主,朕有国事处置。”

第276章戌时三刻夜袭敌营

三娘子等到日落的时候,土蛮汗并没有遣人来谈,证明对方到这个地步,仍然不肯让其丰厚的利润,三娘子立刻出发,离开了会宁卫,前往了应昌。

土蛮汗既没有选择撤退,而是选择了和大明稍微碰转一下,土蛮汗可是宗主大汗,就这么跟撵兔子一样被撵跑,宗主大汗的面子要不要了?

但是这一碰,就碰了满头的包。

李成梁、马芳在会宁卫的前线骑脸输出,时常抵近射击,轰击土蛮汗的大营,每天晚上,土蛮汗的五个万户以及帐下军兵,都能听到天雷滚滚的轰鸣声,火炮火铳火箭,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明军的新式军械训练场,变着花样蹂躏,每天就是狂轰滥炸。

比如天启皇帝的张皇后,就被人称之为艳后,因为天启皇帝只要长得好看的。

“像什么?”万户有些疑惑的问道。

自己的步兵,为什么追上了对方骑兵为主的北虏?

“额,可能是他们走的太慢了?咱们不是按着平日里操练行军的吗?”李如松也是一头雾水,他带的这个步营,是完全的步兵,行军速度没有特意加快,一日也就六十里,这还没有全速急行军,否则能到一百里以上,毕竟他们没带辎重,是轻步兵。

在正面战场上的交战,土蛮汗陷入了火器危急,大明的火器实在是太多了,北虏最强悍的骑兵被大雪天限制了机动力,因为地温的缘故,雪的最下面会先融化,而后结冰,这一层冰就是骑卒的致命伤。

在大明军的步营绕后,要堵住大鲜卑山山口,彻底阻断土蛮汗的退路,将驱赶变成合围的消息传到土蛮汗的大营时,土蛮汗知道自己必须要走了。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朱翊钧就心动了三十六次,真可谓是千娇百态,各有各的美。

“败兵就是这样的,拖拖拉拉。”李如松想过他们速度不快,但是完全没想到对方会这么慢,这可能就是吃了败仗时候,败兵的模样。

李如松的体力已经完全耗尽,但他还是撑着身子,让军兵开始扎营,防止俺答汗的贼人杀个回马枪。

是大明选择了决战的时间,这就是战场主动权的威力。

“我有个主意,既可以撤退,也可以让俺答汗的两个万户投鼠忌器,不敢阻拦。”董狐狸的神情十分的阴毒,连土蛮汗看了都情不自禁的生出了一些担忧,这董狐狸不会是打算借他头颅一用吧!

三娘子跟着两个万人队撤退的时候,眉头紧皱的对着身边两个万户说道:“你看这些大明军像什么?”

杀了土蛮汗,就只有南逃大明一条路了,但是李成梁那条疯狗,一定会杀了他。

而打出土木堡之变的也先,俘虏了大明皇帝的太师,逼迫大汗脱脱不花退位,脱脱不花不从,也先攻破了脱脱不花,脱脱不花逃亡兀良哈部,也先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国号大元,正式复国胡元,而也先是整个草原上,唯一一位非黄金家族出身的大汗,虽然这个大汗就当了短短的几个月,就被手下阿剌知院谋叛所杀。

戚继光不是贪得无厌,他还在进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宰桑,你不要说话。”土蛮汗非常不高兴的说道,这个老二不懂就算了,还问了出来。

“参将,不是说北虏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吗?咱们这是追上了土蛮汗的后军?”千总陈英义趴在雪窝里,拿着千里镜,看着前面的北虏,确定了是朵颜部万户长昂的军兵,这让陈英义由衷的产生了一种迷茫。

主动权在手,大明就有更多的主动性,在战场上,主动性至关重要。

“好好好,你说的是抛弃汉儿军啊。”土蛮汗笑意盎然的回答道。

那代表着北虏和建州女真,可以在漫长的燕山防线和辽东长城的任何一点进行突袭,大明的边方就会陷入危乱,到那个时候,大明的北方会被反复入寇,兵祸之下,北方会开始变得极度空虚。

大儿子布延就很少打断谈话,在不懂的时候,也会在私底下问,而不是在商量机密之事时,表现出自己的愚蠢和无知来。

汉儿,是一种蔑称。

戌时三刻,哨箭开始接连升空,带着尖锐的哨声直冲天穹,而后在空中猛然炸开,散成了烟火,这是发动夜袭的信号,在哨箭不断升空的同时,一道道的火把形成的长龙在山间突然亮起,被惊醒的虏营,一看火把,就知道大明军追了上来,并且发动了偷袭。

北虏的内讧文化自成吉思汗铁木真时候就非常严重了,背刺和反背刺,是传统文化,所以土蛮汗、速把亥都以为董狐狸要发难,结果董狐狸真的在出主意。

草原上不是没有想要杀掉宗主大汗自立为王者,比如搞出土木堡之变的也先,他爹脱欢已经是实质上的王了,但是脱欢想要取代黄金家族的大汗之位,出言不逊,成吉思汗遗留的箭袋发出了响声,而脱欢身上出现了箭伤,不治身亡。

如果刘应节是贱儒,他会把会宁卫的大捷立刻上报,而后将应昌捷报压上那么一两天,如此一来,戚继光立刻就陷入了一种贪功冒进的风力舆论之中,这也是贱儒喜事丧办的老招数了,往往就是这一两天的功夫,再大的捷报,也会因为微小的缺点被无限的放大。

“估计是董狐狸的主意,人如其名,极其奸诈。”戚继光放下了千里镜,开始下令抓捕漫山遍野的汉儿,这帮东西必须圈起来,若是放出去,怕是要给大明惹麻烦,自古以来处理败兵,都非常的棘手。

土蛮汗不是没想过反击,派出了游骑,游骑近不了身,火铳的射程和威力都让薄甲的游骑痛苦无比,强悍的机动力又因为雪天大打折扣,土蛮汗在隆庆二年的入寇是极为失败,就是吃了大雪封山的亏,简单的劫掠了一下,在山路上,光是坠亡就超过了三千人。

土蛮汗让速把亥带领精锐想要突破,精锐被平夷铳点射,开花弹散射,都是无功而返,而大明的新式火器中,一些无聊的发明尽数被淘汰。

比如火炮中,最好用的是子母炮,子母炮是后膛炮,气密性不佳,备弹不多,打完三发就哑火了,新式的子母炮仍然有这个缺点,可仍然是野战最好用的火炮。

而舰炮的九斤火炮攻坚极为好用,在海上拥有船舶这种载具时机动力极为强横,但是到了陆上,九斤火炮体积大、极其沉重、而木制的火炮车也不堪重负,效果较差,需要改良。

而平夷铳的威力,超出了戚继光的预料,这玩意儿,在战场上点杀敌人的精锐,一点一个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